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次北固山下 >> 正文

 

婉曲难宣——王湾《次北固山下》诗赏析

迂回不尽   婉曲难宣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洛阳人,玄宗先天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今属河南省)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书成,调任洛阳尉。他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著名诗人,辞章华美,甚为时人赞赏,可惜多已散失,《全唐诗》仅存录十首。《次北固山下》是他的名作。最早见于《国秀集》,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

   《河岳英灵集》说诗人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即本诗)。”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显系即景抒情之作。“次”字,旅途停顿,此作“停宿”解。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诗人家住洛阳,漫游江南,“往来吴、楚间(《唐才子传》)”。这里的俊秀开阔的景色让他大为惊叹。但是,时近年关,旅次异地,又怎不催人顿起乡关何处之思!诗中透露出诗人丰富、诚挚、热烈而深沉的心灵世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以对偶句发端,工丽、跳脱。开篇概写旅况,融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苍茫感。“客路”,点明自已客游在外,为全诗奠定基调。异地的旅次使诗人愁肠百结,泊舟北固山下,极目四望:旅客往来的驿路,从山中绕出,逶迤而上,遥接山顶,远远望去,似乎路在青山之外,可知前途尚远;回望长江,江水浩淼,连接天际,那迅疾飘行的小船,似乎一直飘到绿水前边,又隐隐约约寓托着因久别家园而悠然思“乡”之情结。景极美,隐含的情极深。诗人特别注意选取构成画面的典型事物,创造出各种意象,精心安排,各得其所。“青山”、“绿水”为世俗熟语,顺手拈来置于一个来自北国的南游者的视野之中,新鲜有味,意趣无穷,显得十分贴切自然且富于生活气息,同时又为下面的状物抒情提供了背景缘由和壮阔的审美空间。寥寥数字,写出了人人眼中之景,道出了人人心里的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新阔远的绝妙图。倘是诗人自已的船也在行驶,这些景色恐难领略了。然而,也正因为诗人泊舟山下,所以留心客路伸出青山,行舟前于绿水。那逶迤宛转盘桓不尽的江流,如同踌躇烦乱的心思,错综纷繁,无由觅其端绪。

接着,诗人以工笔状写北固山下江面特有的景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如果说首联写远望,那么颔联则是写近景。江潮上涨,水势升涌,与岸平齐,水面更显得开阔无边,江中行船顺风,一帆高挂。“阔”字,指陈空间之辽远,水波漫漫,渺无边际。空茫静寂,清澹怡适。“岸”是静的,“帆”是动的,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静中见动,使人愈添静穆之感。王籍曾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美好景色中,便忽然产生了“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思归之情。而诗人王湾呢,远离故乡而又行程遥遥,也难免心绪愁悒。但是这浮动着安恬气息的青山、绿水、平潮、悬帆诸意象中,却蕴含着无比活泼的生机。境界开阔,江风喜人,一派多么令人惬意的江南水乡风光,更使诗人在观赏体娱中产生多么愉悦的审美快感,慢慢地,也就有了心与物化的和谐,原先愁悒的心绪一转而为欣悦。清丽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深宛细致的思想感情。

   颈联则为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上句写实景,下句写实感。笔力何等千钧!造意又何等突兀!《河岳英灵集》的撰集者殷潘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明代胡应麟在《诗薮 内编》中贊之曰:“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诗人站在江面上,放眼望去,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好像残夜带来了太阳,而不是太阳把早晨带来似的。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巳埋伏下来。精致的意象,清亮明丽的意境,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感情。旧的一天又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轻轻地溜走了,而自己却仍然远役他乡。眼前之景越美,越是触动缠绵无尽的乡愁,内心那无比深沉的落寞感也越是慢慢地叠向高峰,使诗意重归到先头那种愁悒、失落、寂寞的境界。这十个字,构思和炼句都脱尽旧套,翻出新意。精警、卓荦、自然、妥贴,既不绽露斧痕,而又融洽无间。可谓极用意处看似不用意,极着力处看似不着力,毫无刻意雕琢之嫌,把江南残冬而早春的景色推至极致。诗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这种生活,是沒有办法锤炼出这样的警句的。无怪乎“张燕公(即宰相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能做诗文的人),令为楷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由感时而转为思乡。岁暮腊残,神驰故里。面对眼前“江南佳丽地”,想到自己异乡飘泊的生活,何时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他那历朝古都的出生地洛阳,有乡亲,有家人,更有事业,------牵萦着游子之心。离家愈远,思乡之情愈浓,首先闪过诗人脑海的,自然是捎封书信回家,可是转念一想,这乡书如何送去?怎不令人意兴阑珊、衷心愀怆?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何处达”三字,隐含着多少造化弄人的伤感啊!此时,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雁足传书的典故,便想把这浓浓的乡情让大雁带到家乡洛阳。乡园既渺不可见,愁思又如斯烦扰,在思归、而未归的矛盾心境中,表现出对家乡的真挚的谴绻和留恋。这里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总之,诗篇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多层次地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在一个恢宏、广阔的空间里,引出乡思离情。情因景见,景因情生,相衬相映,浑然天成,臻至一个真挚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独特的客观景物交融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情繁富沉郁而迂迴不尽,言辞含蓄隽永而婉曲难宣,堪称唐代抒写羁旅行役之名篇。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次北固山下,王湾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婉曲难宣——王湾《次北固山下》诗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