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这篇课文我想谈两点感受: 一是检测生字、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时要注意“跳读”。因为在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儿歌较为短小,生字较少,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又特别强,到后来他们完全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把生字或者词语背诵下来。把生字从课文中单拿出来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不认识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识字,做到真正地认识,而非机械地记忆。使他们既能单独认识,回到文中、句中也认识。 二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朗读的训练,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很多孩子在反复朗读之后,在那哇哇背诵,以为越是大声表明读得越好。这时就要让孩子知道,朗读时声音要响亮,但不是喊、不是叫,也不是声音低得听不见。在这一阶段,应当避免孩子容易出现的“顿读和唱读”现象,由于课文是儿歌的形式,可以适当训练学生朗读的节奏。这就需要发挥范读的功效了。例如在老师范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准读音,学会停顿,注意语速。在老师范读时,也要注意学生拿书的姿势,让他们明白书怎么拿,要求他们把书放直,离眼睛一尺的距离,或把书放平,用手指跟随老师的范读指读。培养学生拿书及指读等良好习惯。朗读时要注意发挥学生间的榜样作用以及评价机制。教师的评价则以激励、鼓励为主。 又比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除了老师说的话,对于同伴的回答和说话也应当认真、安静地倾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个获得更多知识的好渠道。 另外写字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要时刻教导学生不要急着下笔,在下笔前要先学会观察,在一定的观察分析之后才开始落笔,书写时要时刻注意“一拳一尺一寸”的口诀,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因为这些方面都是很容易被孩子所忽略的。
《菜园里》教学反思
水云间
《菜园里》是一篇与生活联系的课文。要求学生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我在教学中,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一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来猜谜语,学生十分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举手。然后让学生去菜园帮忙,出示菜园的图片,看到那么美丽的画面,学生有很多话想说,都想进行表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了图片上,学生表达得也越来越完整。为了让学生对蔬菜有初步的认识,我出示了要学习的9种蔬菜,让学生对自己认识的蔬菜进行介绍,学生积极性很高,都讲出了蔬菜各自的特点。在巩固生字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生字的练习,加强对蔬菜名字的识记。生字的拓展练习中,针对孩子爱帮助人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孩子到菜园里帮助农民伯伯采茄子,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还认出这个生字。这样的活动使枯燥的字词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使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 多种形式,扎实识字
这篇课文有十四个要求认的生字,那么是不是就在一节课内把十四个生字一并学了?不是的。十四个生字,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负担过于沉重。我把这些生字分成两部分,第一课时学习一半,第二课时学习剩下的一半,如此分散识字,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符合他们年龄特征。我还想方设法让所学生字和学生多见面,先是让孩子看着蔬菜图片(图片上有蔬菜名称和拼音)拼一拼读一读蔬菜的名字,再让会认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这是第一次和生字宝宝见面。认读过程中,让学生提出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后再拼读。这个过程中来学习“萝、卜、心、豆、角”,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孩子用加一加减一减,找朋友等办法来说自己的认字法。然后去了生字宝宝的拼音再认,最后做采茄子的游戏,能否采到茄子就是要让孩子读准生字。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在多次与生字词见面后,很自然地记住了,教学效果较好。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巩固。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