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学校家庭教育纲要
前言: |
本制度是我在2002年在内江市市中区创办明星学校,参考国家教育方面的法律,为学校制定的制度。
刘延生 |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成为孩子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发展、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等等,往往要视家庭教育状况而定。因此,家庭对孩子以成长极为重要。明星学校为了搞好学生的家庭教育,特制定如下家长指南:
1、家长要从孩子的吃饭穿衣、干家务、用钱、待人接物等实际生活入手,循循善诱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进行。
2、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品质、习惯,要针对具体的事情,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家长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变化发展,对他们因成长而出现的种种需求表示理解。同时,在家庭生活中养成民主风气。遇事多商量,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并尽可能加以吸收,放手让他们承担责任。
4、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的发展水平,要符合孩子现有知识基础、思想表现的实际情况,并不断根据孩子的成长调整对他们的要求。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意见和要求要统一。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不一致,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偷奸耍猾,降低教育的效果。
5、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特有亲情,使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更有力量。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重视情感教育,使子女受到熏陶、感染,易于接受。但家庭教育的感情色彩不要走两个极端:对子女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简单粗暴。
6、父母要以自己的言和行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给子女作出示范。父母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持之以恒,使子女在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自己的过程中引导子女成长。
7、父母要学会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要抓住其薄弱环节,找准适当的时机加以教育。父母要告诉子女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并利用青少年善于模仿的特点,引导他们学着做。
8、父母对子女不要一味说教,更不要简单惩罚。父母要通过诱导、感化、示范、训练等方法,培养子女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父母对子女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要通过说理、批评、严格要求以至适当的惩罚等方法,在反复中加以矫正。对孩子不迁就、不放纵。家长一般不打骂孩子。
9、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陶冶孩子的个性。家庭要建立融洽的家庭人际感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爱护。长辈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老少之间要尊老家幼,家庭成员之间要生活协调。要防止家庭成员间、家庭与邻里间、亲友间的不和而相互争吵、仇视,防止家庭气氛变化无常、冷暖失调,而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坏的影响,家长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
10、父母要喜怒有常,善于自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改变部分家长的思想陈旧、趣味低级、游手好闲、专制、狭隘、苛求。要消除家长对孩子的消极影响,要让父母的良好素养影响、陶冶子女,使他们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爱学习、善交际等良好性格特征。
11、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早晨、中午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吃饭、按时赶到学校读书。如孩子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家长要孩子写好请假条,家长签上姓名,请孩子的同学或其他人交给孩子的班主任老师。
12、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督促孩子先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复习当天学习了的内容,再后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课程,双休日复习本期已学过的内容。家长要监督孩子先学习后玩,要教育孩子不要因看电视而影响了学习。
13、家长要教育孩子劳逸结合,既要搞好学习,又要注意休息,要监督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保证在九个小时左右。
14、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的表现, 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及时表扬,出现问题及时想办法,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挽救。
15、父母要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孩子每天洗脸、洗脚、刷牙,经常洗澡、洗头,要勤剪指甲,勤洗换衣服, 要喝开水、不喝生水,瓜果要洗净去皮再吃,不吃变质的食物,
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要求子女坐立、行走、学习的姿态要正确、自然、不穿奇装异服,穿着合体、适时、整洁,不穿后跟高于3厘米的高跟鞋,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不染发,男孩子不留长发。
16、家长要教育孩子成为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要求孩子语言文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既能尊重别人,也能够自重,既使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争端,也绝不用野蛮的方式对付别人。不准孩子说粗话、骂人、打架,不准孩子看宣传色情、凶杀、迷信的坏书刊和影视作品,不强制孩子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17、家长要求孩子爱惜自己的名誉, 不偷、不拿、不抢别人的东西(首先要做到不偷同学和自己家里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还失主。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了事,要督促孩子勇敢的给别人承认错误。孩子拿回别人的东西,家长要督促孩子送回去并向别人赔礼道歉。
18、孩子如果进入青春期,家长要留心孩子的异动。要教育孩子自尊自爱,正确处理两性关系。要求孩子举止端庄、持重、大方、得体,要避免流露对异性过分的热情与接近,要理智的谢绝异性的爱慕和追求,要留心并敢于反击异性的挑逗与侵害,要有道德规范的自制能力。家长在留心和适可教育时又要避免偏激,以免效果适得其反。
19、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之间(包括与邻里之间、同学之间等)的关系,要求孩子做到:
(1)谦恭大度,热情开朗;
(2)严于律己,礼让在先,不怕吃亏;
(3)相互体谅,得理让人,与人为善;
(4)成人之善,主动帮助,携手共过。
当孩子打伤别人时,家长要主动承担医药费。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打伤时,要高姿态,不提出过分要求。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给孩子壮胆惹事。
20、家长不仅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还要对自己孩子参与的同辈群体加以关注、引导,要使其群体成为健康的、向上的群体。要防止孩子加入到不良群体中去。
21、家长要经常到学校与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向教师通报孩子在家庭学习、生活和活动情况,发现教育的漏洞,共同教育好孩子。
22、孩子外出时,家长要问明去向, 理由和所用的时间,并注意监督。家长不要同意孩子在家长不放心的地方去住宿。当有孩子的同学、朋友到家来玩时,家长要加以监督,并给予规劝,不准品德不好的孩子到家来玩。要劝到家玩的孩子早回家,一般不留宿别人的孩子。特殊情况收留别人的孩子住宿,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
23、家长要树立“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的观念,不仅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自己更要给孩子树立尊重教师的榜样。 对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家长要表示感谢。如对教师的工作有意见,家长也要善意提出,要克制冷静,多做自我批评,共同教育好孩子。如教师来家访,家长要及时回家,热情接待。在与教师谈话时,要让孩子坐着旁听。不当着教师的面打骂孩子。学校组织需家长参加的学生活动和家长会议,家长要积极按时参加。
24、家长要教育和监督孩子生活节俭。要求孩子节约和俭省,不吃零食,能少花钱少花,不铺张浪费,不讲排场,不奢侈,不和别人攀比等。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要拒绝和劝导。
25、父母要培养锻炼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其自立自强的精神。要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吃饭、穿衣、整理自己的房间和物品,学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如洗涤和缝补衣服、做简单的饭菜、美化家庭环境等。读高年级的孩子还要适当做一些其他劳动,成为父母亲的得力助手。
26、家长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不能迫使孩子离家出走。如孩子离家出走,家长要及时查找。家长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27、家长如发现孩子组织或者参与不良行为团体,要及时予以制止。如发现该团体有违法犯罪行为,要向公安机关报告。家长如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孩子违法犯罪,也要向公安机关报告。
28、家长要教育和监督孩子不要有下列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
(1)吸烟、喝酒;
(2)旷课、夜不归宿;
(3)携带管制刀具及较危险的刀具;
(4)参与赌博;
(5)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6)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7)观看、传播色情、暴力、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8)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9)进入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无家长或教师同意)、茶座等学生不宜进入的地方;
(10)与人谈恋爱;
(11)进行色情、淫乱活动;
(12)吸食、注射毒品。
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上述行为,有及时加以制止,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以后发生类似情况。
(2002年9月5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