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传统左派,大部份来自基层﹐不少参加工人组织和参与工运﹐当中还有不少是共产主义者。在港英政府时期,由于只有支持殖民统治的港人可以加入建制﹐传统左派被排除在建制之外,是名副其实的左派,而在回归之后,这类左派人士终于可以加入建制。也因为这样,谈论香港的左右之分往往会引发困扰,这一点有些像中国内地,左右的定义也同样和西方学术意义上的定义相反。
不久前,和一位旧同事叙旧。旧同事已经脱离了新闻行业跨入了香港政圈,从一名议员助理开始,最后自己成为了一名区议员。和其他的区议员一样,她所做的大部分是地区基层工作,主要是帮助基层劳工解决问题,比如提供培训课程。如果来看看她所在的这个团体的目标,维护劳工权益,建立公平正义社会,从字面上,和那些泛民主派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问题在这里,作为建制派,在关键议题的投票问题上,往往因为政府一句顾全大局而投下赞成票,这可能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如果政府是过于重商的话,通过的会导致更多的社会不公,而这些不公平,是再多的地区基层工作都无法弥补的。第二,导致强势政府,让立法会变成一个橡皮图章。
她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因为这样,她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议员,走中间路线的可行性。不过在香港走中间路线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香港,一直有这样的站队,或者是被标签的习惯,媒体是这样,立法会议员也是这样,即便议员表示自己是独立的,但是也会因为在一些事情上的表态,而被标签到其中一方,而久而久之,就连当事人也接受了这样的标签。
在政改方案投票前夕,就连一直支持激进民主运动的报纸,也透过社论的方式,理性分析了民主党改良方案的利弊,因为各方的妥协议及理性思考,使得香港的政改终于起锚。虽然,正如反对者所担心的,这样的起步到底距离普选有多远,但是只要明白这只是开始,不放弃,才是最重要。
这次关于政改的辩论,外界开始把泛民分成温和派和激进派,而这种多元化路线的出现,对于泛民并不是坏事,因为两者正好可以相互弥补,当理性的诉求压力不够的时候,街头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加筹码。
这个时候,建制派也需要走多元路线,改变外界认定只会投赞成票的印象。至于这样的路线是否走得成功,当然最终还是由选民决定,香港社会是否足够理性,选民是否准备好了双普选,下一次的选举就可以看出来。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