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所属领域 |
单元题目 |
单元主要复习内容 |
数与代数 |
一 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 |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公式
4、加法运算律
5、简算 |
二 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
1、乘法运算律
2、简算 |
四 蛋的世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小数的性质及应用
4、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5、名数的改写及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
六 奇异的克隆牛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空间与图形 |
三 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
1、平角和周角
2、角的大小比较
3、角的度量和分类
4、画角
5、三角形的认识
6、三角形的分类
7、三角形的内角和
8、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
五 走进商场
——观察物体
|
1、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组合物体,辨别形状
2、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
统计与概率 |
七 小篮球队
——统计 |
1、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复式分段统计表
如何搜集数据,并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综合应用
——消费知多少
综合应用
——饮食与健康 |
复习目的:
知
识
与
技
能
知
识
与
技
能
|
数
与
代
数 |
一 用字母表示数
二 乘法运算律 |
1.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4.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5.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6.会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实际计算。
|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进行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
4.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5.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六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能熟练地将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的简便计算中。 |
空
间
与
图
形 |
三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
1.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2.能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解决问题。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4.会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5.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
五 观察物体 |
1.能结合生活经验,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
统计与概率 |
七 统计
|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较复杂的平均数。
2.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
3.会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
4.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
复习重点: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理解乘法运算律。
3.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
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6.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和对两种数量同时进行统计的方法。
复习难点: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3.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
4.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5.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6.复式分段统计。
复习措施:
1、复习时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要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
(1)设置复习期间的评比栏,每天的家庭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口算过关、单元检测都要有详细记录。
(2)学生每人建立改错本,把错题统一整理,便于查缺补漏。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互相帮助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会发现问题,然后会问、敢问问题。
2、复习期间应该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复习课不枯燥。
3、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做到巧练、精练,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做到有层次、有坡度。重点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到“学校老师抓紧,回家家长抓紧”,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应注意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每节有检查,每单元有检测,每次测验完,及时批改订正,要做到“教师心中有底,学生心中有数”,从而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帮助辅导差别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