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CIO们的价值并不在于知道工具怎么用,而是在为企业的一个新体系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完全以数据为原料,以复杂流程为组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前面说到传统要素的惯性,其实CIO也一直有技术的惯性。好在最近几年随着ERP等大型管理软件的市场拓展,企业开始真切认识到IT在管理中的效用。可惜在这两个惯性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企业领导往往是一边在焦急,一边在等待。
资本作为重要的撬动资源的要素还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我们很清楚,知识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资源要素的作用也在竭力显现,这个临界时间不会很远,大概就在10年、20年之后,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我们经常谈CEO和CIO的关系,其实这是在传统产业框架之下的思维,要真的谈CIO,肯定不能在资本家控制的企业里面谈,而必须在“知本家”控制的企业里面谈。
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要素,它在产业中的运行规律和作用体现和资本有非常大的差异—本质上资本参与的交易往往是不好重复的,而知识参与的却可以重复,知识的秩序如果越来越好,它支配资源的效率也就越来越高,这就是信息化的最根本价值。
信息化把企业资源的信息成分(非物质、非能量)导入到系统中,同时也把人直接或者间接对资源的操作状态影射到系统中,这样企业就逐步建立了企业的另外一个世界—虚拟世界。同样,这里有个临界点,过了那个临界点,我们就可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对于这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谁响应得快,谁投入得多,投入得及时,谁就会获得经济的“时间转换器”,在未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面持续地获取超额利润。
当我们认识到CIO就是在封建社会管作坊的管家而不是管家政的管家的时候,我们就会很从容地面对这个族群,给他们以全新的使命。
不管这个族群自己对自己认识如何,他们都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就是正在转移企业巨额的资产,把现在可以统计的和不可以统计的企业资源逐步转移到服务器的硬盘中,或者像蚂蚁搬山,或者像大江川流,但是他们一直在勤勤恳恳地搬,有时候同一“物件”还要往复数次。
也不管其他人感觉如何,他们以一种“热脸贴着冷屁股”的态度在工作,他们的价值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应用沉淀在同事们的工作中。企业信息系统投资越来越大,效用的隐性特征也越来越显著,最终价值的争议也越来越实际,关于“烧钱”的评价经常是越来越多。这就是CIO。
然而面对伟大的经济形态变革使命,CIO们还在锲而不舍。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意义,以少有的热诚推进着。或许这种感受并不是非常的具体和前瞻,但是一如早期的革命者,并不考虑事业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