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松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县。出版有长篇小说《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别让我感动》;小说集《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
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黑艄楼》等;随笔集《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等。曾获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奖、第六届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2004年人民文学奖、第一、二届湖北文学奖等。《松鸦为什么鸣叫》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短短2小时的采访中,就接到好几个约稿电话。近日,记者在以神农架系列小说震惊文坛的作家陈应松家里采访时,结结实实体会到了他在文坛走红的程度。从2001年到2004年,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作品连续4年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并先后获得上海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人民文学奖,今年又把中国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收入囊中。有评论家因此认为,在中篇小说创作领域,陈应松在“领跑中国文坛”。
为稿费诗人改行
上世纪70年代末,陈应松怀揣诗人的梦想走上文坛,成为省作协首届合同制作家,但这改变不了他在公安县文化馆临时工的身份。1985年,陈应松到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就读时,发现同班写小说的同学拿着很高的稿费:一个中篇就有好几百元,而他发一首诗才十几元甚至几元钱。每月仅在省作协领50元生活费的陈应松为此羡慕不已,决定改行写小说。
陈应松的第一个中篇处女作《黑艄楼》发在当年以先锋著称的《上海文学》上,拿到了600多元稿费,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大半年的工资。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年的生活补贴,更是他由诗人成功转向小说家的标志。
大学毕业后,陈应松边工作边创作,陆续发表、出版了几部小说集和散文随笔集,但一直反响不大。
不被关注,创作上没有突破,年过40的陈应松感到苦闷、甚至恐惧。于是他想,该出去转一转。他想到的地方是神农架。正是这块神秘的地方,让他在文坛大红大紫起来。
“神农架”年年轰动文坛
就像许多作家一样,他到林区也是挂职,挂了个“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头衔。陈应松向当地提出,自己要“挂而不职”:不要办公室,也不参加任何会议。挎一个小背包,蹬一双旧皮鞋,随手拦一辆小“轻卡”,就这样走进了神农架的原始丛林。
他采访了无数农民、采药人、猎人、伐木工,他用一个傻瓜相机记录下陌生的山里人、山里事、山里的景物,以便回城后“反刍”。
为了采访《松鸦为什么鸣叫》中的主人公原型———一位多年来在公路上救人的残疾人,陈应松差点把命都丢了。当时因为去那里的公路封冻,为安全考虑,林区政府不给他派车,以阻止他前往。他找了个胆大的司机租了辆小卡车前往。在翻过燕天垭时,前面一辆大货车刚滑下山崖,司机跳车后还惊恐未定。
几乎以生命换来的采访素材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从神农架回来至今,他每年都在文坛扔一颗“重磅炸弹”:01年是《豹子最后的舞蹈》,02年是《松鸦为什么鸣叫》,03年是《望粮山》,04年是《马嘶呤血案》,今年是《太平狗》。每一篇出来,都在文坛引起轰动。
【对话】
记者:神农架之行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应松:体验生活太重要了。以前我是搜肠刮肚硬写,从那里回来后,我有强烈的创作冲动。有人说我写神农架是“讨巧”,因为它本身就有名。其实有很多人去过神农架,但没有人能写出来。
记者:您给神农架又带去了什么呢?
陈应松:很多人看了我的小说后,抵制不住冲动到神农架去看看那片神秘的土地,宜昌的导游都会给外国游客介绍我的小说。每到大学讲座,我也必讲神农架。
记者:您有“文坛快手”之称,现在对付众多的约稿,应该很轻松吧?
陈应松:稿约很多,但我很少写。成名后,我对每一篇作品都很精心,因此写得很慢,每年也就发一两个中篇。但基本保证篇篇都是精品,我要对得起“鲁迅文学奖”,绝不当文坛配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