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o >> 玻耳兹曼 >> 正文

 

玻耳兹曼:一位深受哲学困扰的物理学家

但又与经验相联系。玻耳兹曼指出,物理理论的任务就在于建立一个外部世界的图像,正是这种图像引导着或指挥着物理学家的思维和实验。反过来,实验又使图像得到不断修正和完善。物理学家所形成的思想是在思维过程中完成的,或者说,一种思想的确立事实上已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综合。而思维规律的作用就在于清晰地明确物理学家想像中的图像。所以物理学家在研究外部世界时不可能建立一种绝对正确的理论,而只能找到一种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准确描述现象的心理图像。正因为如此,理论的构成可以使用不能被当时实验证实的假设,然后这种假设通过实验的不断检验加以调整。

玻耳兹曼的上述观点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传统是相吻合的。然而,在归纳主义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末,这种观点在经验主义的框架内是难以容忍的。为此,玻耳兹曼在1898年很痛苦地写到:“我确信这些攻击是建立在曲解的基础之上的,气体理论在科学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我认为敌视气体理论是科学中的大灾难,这与波动理论受牛顿的权威影响的例子相类似。”[7]

随着玻耳兹曼压抑情绪的不断恶化和哲学困扰的日益加剧。1899年,玻耳兹曼为了避开背弃他的学生及与马赫的争论决定离开维也纳大学,试图通过环境的变更来抚慰难以被人理解的孤独之心。1900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职务的奥斯特瓦尔德的鼎力邀请和推荐之下,玻耳兹曼应聘到莱比锡大学担任了理论物理学教授职务。

然而,玻耳兹曼同奥斯特瓦尔德之间的观点对立并不比同马赫之间的观点对立更轻松。

奥斯特瓦尔德是典型的唯能论者,他不仅反对玻耳兹曼的原子论观点而且反对他从力学基础上构建理论物理学大厦的机械自然观。在莱比锡,他们两人的朝夕相处,使已有的观念分歧更加明显,学术争论的残酷性终于导致双方都患有精神抑郁症。得不到同行的支持,也成为玻耳兹曼最大的心理障碍。

1902年,马赫因病辞去科学哲学教授,维也纳大学多次邀请玻耳兹曼能返回母校继任马赫的哲学兼理论物理学教授职位,并重组维也纳哲学研究所。晚年的玻耳兹曼由于精神及身体状况的原因,将自己的兴趣几乎完全转向了哲学方面。从1902年再次回到维也纳大学之后,玻耳兹曼一方面接任了曾由布伦但诺一马赫开设的哲学讲座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讲座;另一方面为了探究哲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1904年完成出版了《力学讲义》第二卷之后,制定了大量的阅读计划。由于眼睛状况不好,玻耳兹曼只得雇佣女工帮他读物理学与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康德(I.Kant)、叔本华(A.Schopenhauer)及数学哲学等专著。在这一时期,玻耳兹曼对哲学的研究兴趣已超过了对物理学的兴趣,决心重新寻找到一条研究哲学的有效途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玻耳兹曼除了实施读书计划之外,还对数学、逻辑与语言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玻耳兹曼认为同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一样,只要人们能找到恰当的方法,哲学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这种方法就是语言和数学分析的方法。玻耳兹曼的这种见解同本世纪3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的内在本质是一致的。

可是,从1903年到1906年,玻耳兹曼的哲学讲座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学生听讲人数有所减少。这种状况促使玻耳兹曼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对哲学的疯狂研究中去,完成一本系统阐述自己见解的哲学著作成为他的一个最大夙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等著作完成,这位哲学争论中的孤独者于1906年9月5日在意大利度假的旅店里莫名其妙地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解脱了心中的一切烦恼。玻耳兹曼的死因成为物理学史上极其令人痛心的一桩事件,它既为后人研究他的思想提供了想像的余地,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永远难以揭开的谜。[8]

综上所述,玻耳兹曼的科学成就在推动和促进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至今仍具有学术价值的科学与哲学问题,证明了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内在相关性。[9]限于篇幅,一些本该深入研究的问题只能另文讨论

参考文献

[1] [2]转引自戈林:(著名物理学家传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88页、92页。

[3]杨仲耆,申先甲主编:《物理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4][5][6]John Blackmore,“Ludwig boltzmann:His Later Life and Philosophy.1900一1906”,Book One:A Documentary History,1995,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2,215,47.

[7]“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Charles Seribnerls Sons publishers,1976,P267.

[8]可参阅葛墨林、李新洲、关洪:“玻耳兹曼晚年考”,《自然杂志》,1990年13卷2期,第106页。

[9]见成素梅,钟海琴,“玻耳兹曼的图像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3期。

 

作者: davinci   发布日期: 2005-12-12

文章太长了,最好是发个附件。东西还不错,建议版主召集大家把所有物理学家做个统计,每个的生平都做个介绍多好啊。有关物理学家生平简介都,都跟一个帖子发吧。

作者: titant   发布日期: 2005-12-12

建议版主召集大家把世界物理著名学家做个生平统计!!
我先来个:
1.阿伏加德罗
阿伏加德罗(Ameldeo Avogard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1792年8月9日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以后从事律师工作。1800~1805年又专门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尔后主要从事物理学、化学研究。1803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1809年任韦尔切利学院自然哲学教授。1811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
  阿伏加德罗还根据他的这条定律详细研究了测定分子量和原子量的方法,但他的方法长期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由于当时科学界还不能区分分子和原子,分子假说很难被人理解,再加上当时的化学权威们拒绝接受分子假说的观点,致使他的假说默默无闻地被搁置了半个世纪之久,这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大遗憾。直到1860年,意大利化学家坎尼扎罗在一次国际化学会议上慷慨陈词,声言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玻耳兹曼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玻耳兹曼:一位深受哲学困扰的物理学家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