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他就可以向选民表达他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
此举不仅可持续、不断更新地向选民阐述其在这些敏感问题上的观点,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这位竞选人的了解,使其成为自己潜在的支持者,获得选票或资金上的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将浏览用户引导到自己的相关网站,达到大量分流竞争对手的网络流量、和实施针对性极强的战略攻击效果。
“相对于整体广告投入来说,奥巴马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并不算多,但是可以说在很好地掌握了互联网的特质之后,对搜索营销地投入起到了‘以小博大”、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营销专家冯英健这样评价说,而百度CEO李彦宏就曾经从从搜索营销角度分析了这次竞选:”美国总统竞选对搜索引擎的重视,正好说明了这个时代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搜索引擎决定你是谁‘。
在希拉里败选之后,Google的政治广告团队负责人彼得?格林伯格更表示,希拉里在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中输给奥巴马和她不重视使用Google关键字广告不无关系。
奥巴马利用WEB2.0媒体争取政治倾向摇摆的年轻人能力胜于麦凯恩
竞选期间,一封《我们为什么支持奥巴马参议员———写给华人朋友的一封信》的邮件到处传播,邮件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中文,详细阐述了奥巴马当选对美国当地华人选民的好处,最后不仅要求读者“留下您的签名姓名和联系方式”建立奥巴马支持者的数据库,以方便后期联系;更希望读者“将这封信尽快转送给您的亲朋好友,并烦请他们也能将这封信传下去”,从而形成病毒式的营销宣传,扩大到更多的华人领域,获取更多的华人选票。
奥巴马正是通过对网络营销和WEB2.0的娴熟运用,牢牢地抓住了大量草根阶层、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支持,并将自身的形象和意志借助支持者的口碑相传,形成威力巨大的营销攻势,极大提升、延伸自身影响力,最终构建起稳固的网络支持阵营。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