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实,他们采取了“中立政策”:将其缴械,遣送新疆,礼送出境。在当时,赵尚志对他们是一个不受欢迎,避之唯恐不及的人。苏联人以赵擅自越境的罪名关押起来,也是说得通的。不过,这个口信是从苏方传来的,没有它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常情况下,苏联人就是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不会发出这个口信,邀请赵尚志过来,为自己添乱。 王明,康生领导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王明等人借着东北抗联与关内中共中央联系中断,在莫斯科对他们发号施令。不过他们的路线方针在赵尚志那里却得不到贯彻,因为赵觉得这些指令与东北当前的斗争形势不符,因此屡次违背莫斯科传过来的指示(同时,他本人也不太相信传递这些消息的途径),于是就继续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开展斗争。在这种情况下,王明和康生通过苏联肃反机关将他诱骗至苏联,予以逮捕还是很可能的。不过,有一点说不通,就是时间。因为当时赵尚志接到口信的时候,王明和康生已与一个月前离开莫斯科,前往乌鲁木齐。那么后者是否能够在临走之前将逮捕计划制定好,交与苏军远东军肃反机关,又恰好等到陈绍滨兵败越境这样的机会?从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大量资料上看,无论是王明还是康生都没有作出这样的指示。 那么到底是谁干得呢?焦点就落到了自己人身上!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也是研究抗联的党史界所讳莫如深的话题。 在1937年整个东北抗日战场主要由南满,东满,北满,吉东几个部分组成。 38年5月南满的杨靖宇一军和东满的魏拯民二军在辑安老岭的五道沟会师,是东满和南满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结成联合指挥部。而这之前在日军重重包围之下,杨靖宇与其他几个战场的抗联部队,以及与北满省委,吉东省委机关的联系时断时续,杨靖宇将军对北满内部的斗争估计不太清楚(重兵围剿下也没功夫去了解),因此首先排除。顺带说一下,这几个战场中要数杨靖宇将军的南满抗联斗争形势最为险恶,他们长期战斗在伪满的心脏地区,日军参与围剿的人最多,同时回旋余地要比北满抗联小的多,可是他们却坚持的比北满大部分抗联部队时间长,不能不说是北满抗联的遗憾之一。 其次是吉东方面的领导人周保中将军。周保中与赵尚志没有任何个人恩怨。但是在对待王明等人传过来的中央指示信的问题上,二人产生矛盾。由于赵尚志在这问题上的态度,客观上影响了北满,吉东,以及下江各抗联部队的统一,因此他要是想到这一步也可以理解。不过所有史料都在无意中说明周保中与此事无关。1938年2月,他第一次越境赴苏,得知赵尚志,戴鸿滨等人被苏方羁押,马上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将他们立即释放。同时,在赵尚志离开抗联之后不久,北满党内一场清算赵尚志的党内斗争展开了,并作出了及其严厉的决定。消息传到吉东,周保中大为吃惊,他非常不满的写信给北满省委负责人,反对对赵尚志个人的批判,而应追究北满省委的责任。40年初,北满决定永远开除赵的党籍,又是他主动提出让赵到二路军来担任副总指挥。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周保中在赵尚志的问题上是光明磊落的,他插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后我们把目光落在北满抗联的另一位领导人李兆麟身上。在所有插手关押赵尚志的人中,他的嫌疑最大,行为最可疑。别的不说,先说说他在赵尚志离开后干了什么。1938年5月他在等待赵尚志赴苏不归二个月之后,向北满省委写了一封信,信内措辞激烈,指责赵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要求开展一场对赵的斗争(对信内提到的罪状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应该说,信里提到的情况很多是事实,比如赵尚志反对中央路线,仇视山林队,不愿意建立统一战线,忽视党内民主等等。但是这些就是否应该将斗争上升到如此高度,同时这是在赵尚志本人不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李兆麟很可能不是一个人,例如北满省委临时省委书记张兰生就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在4月下旬的北满省委的第七次常委会上,斗争达到了顶点。会后给赵尚志定了性:反党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主要负责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斗争在北满党内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很多干部战士不知所错,他们的总司令一夜间成了反党分子。也有人提出了不同声音。参加会议的下江党委书记黄成植向北满省委写了一封信,信中认为赵尚志有缺点,有错误,但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受到如此严厉的处分;同时提出李兆麟本人也有很多缺点,在赵不在的情况下搞这一套,是机会主义路线。不久黄成植被一掳到底,停止工作。 在北满省委委员金策(朝鲜开国元勋),特别是周保中的参与下,赵尚志这次没有被开除党籍,但是仍然承担了反党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主要负责人的罪名,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撤销北满临时省委主席,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和三军军长的职务。其次,这场斗争还使北满党和3,6军主要干部都受到了党纪处分:赵尚志的老部下李熙山,蔡近葵,郑洪涛等三军主要军事干部不是被开除党籍,就是被撤职;前面提到的下江党委书记黄成植对判决不服,以养病为由前去苏联,返回途中遭遇大队日军壮烈牺牲。那两位发动这场斗争的人,李兆麟和张兰生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场斗争的后果极为严重,它造成了三军及北满党内很多人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深刻分裂,造成了北满部队战斗力的急剧下降。这些都成为后来北满抗联崩溃的根源! 现在来看,李兆麟他们的行动不一定就是出于私心,他们自己很可能认为是正确的。因为赵尚志本身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用北满抗联另一位领导人冯仲云对他的评价是:带有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还带点破产的流氓无产主义作风(抱歉,原话记不清了)。可问题是那时北满正面临着极其严酷的斗争形势,搞这场斗争的结果是产生了极大的内耗,致使军心涣散。没有了赵尚志的北满领导层没能根据日益恶化的敌情产生正确的应对措施,即将到来的日伪军5万多人的大讨伐,将赵尚志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满和下江根据地打了个一干二净。没有办法,北满各军只好向黑嫩平原转移。
在其间残酷的斗争中,赵尚志的起家部队抗联3军被日本人剿灭大半,很多三军师,团级将领战死,少数悲观失望率部投敌。其他的北满部队,如李华堂的9军,祁致中的11军等等,损失更大。 没有了赵尚志,北满抗联中非共产党部队在严酷的斗争情况下也开始动摇。举个例子,在八军谢文东投降日寇4个月后,九军军长李华堂也兵败投降。这里简述一下李华堂其人。李华堂其人与谢文东不同。谢为人险毒,喜欢过河拆桥,李则常念旧恩。他始终没有忘记赵尚志当年帮他重整旗鼓,创立抗联九军。同时与赵派来的军政治部主任李熙山,郭铁坚处的也很好,给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