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注①索隐逢,姓;同,名。故楚有逢伯。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菷①也。愿王释齐先越。”
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②虏齐高﹑国③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
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④我又立若,⑤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⑥于是吴任嚭政。
注①索隐疥菷音介尟。
注②索隐在鲁哀十一年。
注③索隐国惠子﹑高昭子。
注④索隐而,汝也。父,阖庐也。
注⑤索隐若亦汝也。
注⑥索隐国语云吴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见”,乃盛以鸱夷,投之于江也。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觽,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②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③教士四万人,④君子六千人,⑤诸御千人,⑥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注①索隐在哀十三年。
注②索隐据左氏传,太子名友。
注③索隐虞书云“流宥五刑”。按: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正义谓先惯习流利战阵死者二千人也。
注④索隐谓常所教练之兵也。故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之”是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也。”虞翻曰:“言君养之如子。”索隐君子谓君所子养有恩惠者。又按:左氏“楚沈尹戌帅都君子以济师”,杜预曰“都君子谓都邑之士有复除者”。国语“王以私卒君子六千人”。
注⑥索隐诸御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职掌者。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①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乎?”
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②使者去,不者且得罪。”③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④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⑤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注①集解虞翻曰:“吴大夫。”
注②集解虞翻曰:“执事,蠡自谓也。”
注③集解虞翻曰:“我为子得罪。”索隐虞翻注盖依国语之文,今望此文,谓使者宜速去,不且得罪于越,义亦通。
注④集解杜预曰:“甬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索隐国语云“与之夫妇三百”
是也。
注⑤正义今之面衣是其遗象也。越绝云:“吴王曰‘闻命矣!以三寸帛幎吾两目。
使死者有知,吾臱见伍子胥﹑公孙圣;以为无知,吾耻生者’。越王则解绶以幎其目,
遂伏剑而死。”幎音觅。顾野王云大巾覆也。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①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②
注①集解楚世家曰:“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注②索隐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故纪年称为“于□子”。据此文,句践平吴之后,周元王始命为伯,后遂僭而称王也。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①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②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注①集解徐广曰:“狡,一作‘郊’。”
注②正义越绝云:“九术: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焒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以尽其财,以疲其力;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利;九曰坚甲利兵以承其弊。”
句践卒,①子王鼫与立。②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③子王翁立。王翁卒,④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⑤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⑥
注①索隐纪年云:“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子句践卒,是为菼执。”
注②索隐鼫音石。与音余。按:纪年云“于□子句践卒,是菼执。次鹿郢立,六年卒”。乐资云“越语谓鹿郢为鼫与也”。
注③索隐纪年云:“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
注④索隐纪年于□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句卒。
注⑤索隐纪年云:“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弒其君翳,十月□杀诸咎。□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乱,立无余之。
十二年,寺区弟忠弒其君莽安,次无颛立。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
故庄子云“越人三弒其君,子搜患之,逃乎丹穴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