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Y >> yue >> 越王勾践 >> 正文

 

风雨越王勾践剑

一、引子:青铜利剑世莫当·春秋奇宝今安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列国争雄,峰烟四起。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诸候国一百四十多个。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春秋晚期的著名军事霸主。

 

春秋时期,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各诸候国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武器。各国都拥有一批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

 

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由于近海,陆地上水网纵横,不利于车战,因此步战及近战利器——青铜剑便成为兵器中之翘楚。

 

春秋晚期,吴、越两国涌现出诸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当时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铸剑能手。吴、越铸造的名贵青铜剑,坚韧锋利无比,威披天下、声震各诸候国;这些名剑被载入史册典籍,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无论铸造工艺还是实战价值,均堪称中国宝剑铸造史上辉煌的巅峰。2500年过去了,这些冠绝华夏的春秋奇宝、青铜利剑被尘封土掩,匿迹于历史的漫漫风烟之中。千古名剑何处觅影踪?这就不能不提到当时的楚国。

 

本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楚在南方崛起,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成为周王室的劲敌。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对邻近诸候国发动战争。先后灭了45个诸候国,在"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霸主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昔日的强大王国终于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历史书中为数不多的记载,对它的经济、文化具体面目以及它与长江下游吴、越等邻国关系的认识,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20世纪的今天,随着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群的发现,考古学家的小铲子又将尘土掩埋的历史重新揭示了出来。

 

二、惊世:万花堆里埋神剑·越王雄风现人间

 

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江汉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楚国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地区漳河水库(今属荆门市)渠道工作,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省博物馆等有关部门配合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工程范围内发现大大小小古墓50多座。其中的望山四号墓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较大型楚墓。由于江陵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而且时逢冬季严寒,常有雨雪,给发掘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考古工作者们顶风冒雪,群策群力,自1965年旬10月中始,至1966年元月中旬止,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了田野间的发掘工作,共计出土文物2000余件。望山沙冢楚墓的发掘,是湖北境内采用科学方法对楚墓进行的首次较大规模的发掘。这次发掘中最惊人的收获是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此剑的出土,震动了海内外史学界与考古学界。

 

1965年12月,在距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处的望山一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则,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

 

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的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9位越王,此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越王勾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风雨越王勾践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