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选择47岁普京为接班人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811/20081128213229365.jpg" border=0>
执政之初,普京经常向叶利钦交换意见,请教治国方略。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说:“今天我想做的事情都完成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接见普京。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说:“今天我想做的事情都完成了。”
本报综合报道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99年12月31日突然宣布辞职,同时任命普京(生于1952年)为代总统,这一决定震惊了世界。叶利钦2000年10月在名为《总统马拉松》的回忆录中首次披露了辞职的内幕。该书于10月18日起在全球公开发行。这是叶利钦的第三本回忆录。该书详细记录了叶氏自1996年连任总统到辞职前发生的重大事件。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刊登了回忆录的部分章节。
一旦走漏风声,任何有关预测的言论80%,90%,不!100%地可使我的这一决定的意义化为乌有
我是有意识、自觉自愿辞职的。我把自己的政治意志的全部力量都凝聚在这一举动之上。如果一旦走漏风声,任何有关预测的言论80%,90%,不!100%地可使我的这一决定的意义化为乌有。
“请注意听我说。我想把我的决定告诉你们:12月31日我将辞职。”总统办公厅主任沃罗申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尤马舍夫也一下子惊呆了,等着我往下说。“请立即起草相关命令和告人民书。”我继续说道。沃罗申还是傻傻地看着我。“亚历山大·斯塔里耶维奇!您的神经……总统刚才跟您说,他要辞职,您怎么没有反应呢?您明白我说什么了吗?”沃罗申清醒过来了。
后来沃罗申对我说,当时他是那样地惊慌失措,以至于失去了自控能力,一时语塞。这意味着一直以强硬著称的沃罗申也有神经顶不住的时候!而作为大手笔的尤马舍夫立即对这一事件作出了美妙绝伦的评价:新世纪!新总统!
后来我们在一起商量了技术性的细节问题。总统作为国家元首自愿辞职,这在俄罗斯近代史上尚属首例!在法律上要经得起推敲。
当我最后一次作为总统而普京不作为国家元首时,我们相互握手拥抱后告别
现在就剩下一件最主要的事:与普京谈话。
这是第二次与其谈话。第一次谈话是在1999年12月14日,在我的郊外官邸。在议会选举前五天。那次谈话时间可不短。
普京说:“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俄罗斯非常需要您,您对我帮助太大了。您还记得伊斯坦布尔多国首脑会吗?如果真的是我去了,肯定是另外一种情形。您去了之后,情况大变。我们和您一起工作,这很重要。要不,您到期再离职?”
“怎么样?您还没答复我呢!”“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我同意。”当时我没有告诉普京辞职的确切日期。
12月29日,上午9时。克里姆林宫。普京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立即感觉到,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更刚毅的人。我非常喜欢普京,他反应灵敏,对计划的一些修改都十分准确具体。
从此我不再负责核按钮了,或许从此失眠不再那样折磨我
按计划接下来的一项内容是转交“核匣子”。由于这个场景公众最感兴趣,应亚库什金的请求,我们让电视摄像师拍下了这个历史的瞬间。实际上,这个转交仪式是很枯燥的。从这一刻起,又一个象征总统权力的标志落到了普京肩上。我放弃了这个权力,从此我不再负责核按钮了,或许从此失眠不再那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