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谦:清明时节的告别
几位曾跟随吴学谦工作很多年的老人坐在一起缅怀老领导,大家印象最深的居然都是四个字:“为人师表”
一位87岁的老人,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7年后,离开人世。 他离去的日子很特别:2008年4月4日,清明节。
刚刚设立为法定假日的这天,中国各地的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祭奠先祖、缅怀英烈、追思逝者。也许,以后每年的这个节日,大家会在缅怀亲人的同时想起这位老人,他曾是国务院副总理,因为疾病已经淡出公众视线多年。
新华社当晚8时公布了吴学谦逝世的消息,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外交战线杰出的领导人。据权威人士称,吴学谦一生为人低调,在党内备受尊重。
4月10日,吴学谦遗体告别仪式上,在众多的花圈中,多个写着“吴学谦身边工作人员敬献”的花圈隐没其中。同逝者生前的低调风格一致,曾经在吴学谦身边工作过的几任秘书、警卫、下属等人,也选择以内敛的方式追思这位曾经的老领导。
为追寻吴学谦的生前足迹,本刊记者相继找到几位曾经跟随他多年的工作人员,几位老人要求不透露姓名,皆以“身边工作人员”统一表述,因为“不要突出个人”是吴学谦一直的处事原则。
80岁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2001年11月9日,北京冬雪初霁。
吴学谦寓所迎来一位特殊客人---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院士,他是专程从广州赶来向吴学谦颁发毕业证书的。因吴学谦长期住院,证书由其夫人毕玲代为接收。
这是一份迟到了53年的毕业证书,早在1948年就应该发出。
吴学谦曾在1982年至1988年间担任外交部长,他的出生地上海嘉定,出了几任杰出外交家,除吴学谦外,还有近代的顾维钧和吴学谦之后任外长的钱其琛。
解放前,吴学谦曾是上海地下党的学生运动领导者之一,当年江泽民、乔石都曾是这个地下党组织的成员。新中国成立后,吴学谦先后在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从事和领导外交、外事工作。1988年后,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第十二、十三届委员,在十二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吴学谦曾两度就读暨南大学文学院外语系。暨南大学校友会资料显示,吴第一次就读该校是1940至1941年冬,当时,暨南大学的校舍已被日本飞机炸为废墟,为了继续办学,在当时上海的“公共租界”租了两幢房子,惨淡经营。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进入租界,暨大呆不下去了,决定内迁至福建建阳。吴学谦因为要在上海坚持地下党工作,留在上海,暂时离开暨大。
抗战胜利后,暨大于1946年迁回上海,在宝山路一带找到几幢房子,作为临时校舍,吴学谦复学,继续在文学院外文系读书,直到1948年,学校当局以参加同济大学学生罢课斗争的“罪名”将其开除。
1995年,暨南大学北京校友会曾就此事专门采访过吴学谦,吴学谦说:“大学,我就读了一个,是暨南大学,从1940年到1948年,前后8年之久,最后还没有毕业。”
吴学谦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上海学生运动时与同为地下党员的妻子毕玲相识并恋爱,今年正是两人风雨相伴60周年。
为庆祝80岁的吴学谦领到大学毕业证,毕玲曾写过一首诗,总结丈夫的革命生涯,称其“雪松志、寒梅骨、风竹情”。
1949年后,吴学谦夫妇双双受命至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工作,吴学谦任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部长,毕玲在其下任科长。吴学谦跟毕玲说:“两个人在同一部门,你还在我的手下,不合适,你自己另找个地方去吧。”于是,毕玲离开共青团中央,去首都师范大学做党委书记,一直工作至退休。
从来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1952年7月,第15届夏季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派出以荣高棠为团长,黄中、吴学谦为副团长的40人体育代表团参加。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京召开,有媒体找到吴学谦曾经的秘书黄桂芳,希望他讲述中国首次叩开奥运大门的波折和故事。黄桂芳说,吴学谦跟我讲到这个过程时也就一句话:他们到达时奥运会都结束了,主办方就给了中国代表团一个表演的机会。
因为当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又没有直航飞机,吴学谦等一行40人辗转几个站点,但无论如何,此行打开了新中国进入奥运的大门。
据即将出版《吴学谦》画册介绍,1961年,在毛泽东指示下,吴学谦筹备组建亚非研究所。遵照毛泽东“需要出一些简单明了的非洲方面的书”的指示,吴学谦与廖盖隆主持编写了《非洲手册》。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访问亚非欧14国中的10个非洲国家时,就携带了这本《非洲手册》。
1966年,吴学谦被迫害坐牢,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恢复工作,任中联部西亚非组组长,三局局长。1978年至1982年任中联部副部长。
在中联部工作期间,吴学谦长期主管非洲地区工作,出访非洲、西亚的许多未建交国家,开展人民外交。
1982年11月,吴学谦出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据其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的外交部,经历“文革”后,派系斗争仍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