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很好解决,同志间隔阂尚未消除。吴学谦首先从队伍建设入手,拨乱反正,消除极左影响。强调要搞五湖四海,消除派别,不论是从院校而来,还是部队来的,还是曾经的地下党组织,都要团结一致,为中国外交事业而努力。
从中联部至外交部,除了一名司机因为家住得离他家很近而随他调动,吴学谦没有随行带一名身边工作人员。同样,从外交部进中南海,吴学谦依然不带随从。
1983年1月22日,星期天,外交部新闻司的黄桂芳接受组织任命,去机场迎接出访归来的吴学谦,从此担任吴学谦的秘书,长达8年。
担任外长和外交部党委书记期间,吴学谦从不搞帮派,一直任人唯贤,提拔培养了不少年轻干部。有的年轻翻译,因为随行出访时表现突出,吴学谦就会向外交部党委推荐,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吴学谦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吴学谦几乎每天都在上班,没有休息日,下班后还要把参考资料、案宗文件带回家继续工作,其他事务很少能干扰到他。即使是生命最后几年,他意识不太清醒了,还经常喊着“我要去开会”、“我要去出访”。
1988年,吴学谦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征求他意见“是否继续兼任外交部长”,吴学谦说自己迟早要退的,应该让年轻干部有机会发挥作用,并推荐了钱其琛。
2008年4月9日,几位曾跟随吴学谦工作很多年的老人坐在一起缅怀老领导,大家印象最深的居然都是四个字:“为人师表”。
大家把吴学谦的主要特征总结为:光明磊落、埋头苦干、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宽于律人。
反对大话空话,不喜形式主义
吴学谦就任外长期间,足迹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
1985年访问日本,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
1986年访问芬兰、瑞典和匈牙利等国,分别签署了中芬、中瑞关于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中匈领事条约。
第39届联合国大会,吴学谦发言,首次在国际舞台上阐述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课题的论述。
1987年出席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会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同拉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并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讲话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的三要素是增进相互了解,正视台湾问题,平等互利发展经济合作。
……
据吴学谦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在外交活动中,吴学谦该说话时一定会说到底,但并不强势,尊重对方,很少空谈,就问题谈问题。无论是第三世界的小国,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吴学谦一概诚恳待人,平等视之。其务实作风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并因此收获很多友谊。
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泰国前外长西堤,都与吴学谦有良好的友谊。1988年吴学谦访问英国,杰弗里·豪专门把他请至郊外官邸做客。
吴学谦的务实风格也影响了外交部的工作方式。他不喜欢繁复的批文程序,常常说:“同样在一座楼里办公,不需要公文程序,开个小会,碰个头,问题不就解决了,太多的手续既浪费纸张还耽误时间。”
吴学谦反对大话空话,不喜形式主义,喜欢讲实话,偶尔写文章,也是文辞朴实,开门见山,直接讲问题,没有多余的言辞,“不穿靴戴帽”。
据其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吴学谦日常就是上班回家再上班,可去可不去的活动,一定选择不去;可走可不走的地方,肯定选择不走。有一次吴学谦想去王府井看看,一下车就被人认出来,团团围住。之后,他就没再去过王府井。
1984年,吴学谦主持了外交部的精简机构,确定外交部第一批离退休人员,初步建立了外交部退休人员制度。对外使馆也不再配备司机等服务人员,要求驻外工作人员自己学会开车,几个人就可以经营一个大使馆。
吴学谦一方面精简机构,一方面提高驻外人员待遇,允许外交官带配偶。从吴学谦时代开始,中国大使馆“和尚庙”的历史终结,之后,秘书、参赞、厨师等逐步放开,允许带配偶驻外。
吴学谦的出访团队总是很精简,几乎没有闲职,一般七八人,从不带夫人出访,他的理由是“不要花国家的钱,又要麻烦人家”。国内出差也不带夫人。
1988年担任副总理后,吴学谦主要负责外事、港澳台、旅游方面的工作,他第一次提出加强旅游业的软环境建设,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基会,由辜振甫担任董事长。大陆应以哪个机构与其对应?吴学谦推动建立对等的民间中介机构。一年后,海协会成立,汪道涵任会长。
没有服装补贴的外长
吴学谦辞世后,很多人去他家里探望,才发现“这房子,真差劲”——没有任何装修,很简陋的厨房和卫生间,用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立柜。
在吴学谦任外交部长期间,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是有服装补贴的,唯独外长没有服装补贴,需要添衣装要申报批准。吴学谦就很少张口要衣服。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他的西服是50年代任中联部部长时给配发的衣服改制的,还没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的衣服新,我们好歹还是80年代的款式。”
1983年11月,吴学谦陪同胡耀邦访问日本,回来时日方赠送的礼品是奶粉,胡耀邦问吴学谦:你考虑这礼物该给谁?吴学谦说“给娃娃们”。胡耀邦说,我也这么想。于是,这两位家里都有孙子的“爷爷”,分别把奶粉送给了中直机关幼儿园和外交部幼儿园。
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说,1985年,吴学谦去日内瓦参加联合国大会,行李却在托运时丢失了。国内的工作人员找到航空公司,几番努力,终于找到了箱子,航空公司方面称:“皮箱破了,我们打开看也没什么值钱东西,除了两件半新不旧的衣服就是一沓文件,就没再装箱运输了。”这个解释让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啼笑皆非,“但是从一个侧面,也让大家知道,一个外长破旧的皮箱里,确实没有值钱的东西。”
198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