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了全面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他们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借此排斥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终于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机关共八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同时长征的还有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1936年7月,湘西的二方面军也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指挥下,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中央红军与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地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北实行军事扩张,引起了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同时共产国际针对世界法西斯势力扩张的情况,号召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北平开始的“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的呼声响彻全国。国民党各派系在对日问题上进一步分化。在1935年底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势力坚持不承认“满洲国”的立场,对日态度转趋强硬。中日谈判陷入僵局。国民政府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开始作了一些抗日准备,但对内仍坚持反共方针。当时奉命在西北“围剿”红军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他们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不满,并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合作关系。1936年12月12日他们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后被释放。他一回到南京就扣押了张学良,并将东北军和西北军调离西北。但迫于全国要求抗日的政治形势,他不得不在实际上改变十年来的内战政策,开始与共产党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民族和解的起点。
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征服中国的计划,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武装挑衅,并由此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见“七七”事变)。日本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促使爱国的各种政治势力团结御侮,共赴国难。驻守平津的中国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面密令军队北上增援,一面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事变的任何解决,都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否则只有抗战到底。国民政府的抗日决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政府虽表明应战决心,但仍幻想英、美列强出面干涉。二十九军因孤军奋战失利,平津终被日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于8月13日侵犯上海(见淞沪会战)。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淞沪地区的七十余万中国军队奋勇抵抗达三个月之久。日军以死伤五万人的代价于11月初攻占上海。中国军民损失惨重,但使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迅速扩大,造成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国民政府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蒋介石出任陆海空军大元帅。另设国防参议会,以各党派的领导人和社会名流为参议员。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颁布战争指导及作战指导计划。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李宗仁分别担任各战区司令长官。经过国共两党谈判,国民党在政治方面作出若干改革的许诺,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并释放了政治犯。抗战开始不久,中国共产党即公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动员全国人民实行全面抗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参加国防最高会议和国防参议会。为了表示共御外侮的决心和诚意,共产党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政府名称和停止土地革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下辖三个师,共四万余人)和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相继奔赴抗日前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纪元。
平津陷落后,日本增兵华北,总兵力约三十万,分别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线扩大侵华战争。沿平绥线进犯的日军占领张家口、大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奉命在山西组织抵抗日军,卫立煌统率的国民党中央军及晋军在忻口一带阻击日军,激战二十余日。八路军也参加忻口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见平型关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此同时,沿平汉线南犯之敌于占领石家庄之后,分兵西犯。国民党中央军及晋军纷纷南撤,11月9日日军占领太原。由石家庄南犯的日军11月5日陷安阳,刘峙统率的国民党中央军不战而溃。防守津浦路方面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弃黄河天险不守,逃到鲁西南。日军12月27日攻陷济南。从此华北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防御战争基本结束。
日本的工业水平和军事装备都远居中国之上。在强敌进攻面前,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于1937年11月决定迁都重庆。由于蒋介石及政府中枢主要人员迁往武汉,所以1938年10月以前,武汉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