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于1923年2月在广州主持设立的最高军政机关。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因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军事政变而中断。1923年1月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其部属退据惠州及东江、潮梅地区。孙中山2月从上海回到广州后建立革命政权,再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各军。3月1日正式成立大元帅府,任命谭延闿、程潜、廖仲恺、邓泽如、伍朝枢分别为内务、军政、财政、建设、外交各部部长。朱培德为参军长、胡汉民为总参议。所辖军队分东路讨贼军、西路讨贼军、中央直辖军,并有舰艇数十艘。当时国共合作处于从酝酿到实现的阶段,孙中山放弃“护法”的旗帜,不再恢复非常大总统,也不再召集非常国会,政权决策机构的职能,逐渐由经过改组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机构来承担。
1924年7月孙中山建议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对革命政权进行指导。大元帅府的辖区,主要是广州及其周围地区,即广东境内从西江、北江到珠江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的地区。在这个辖区内,粤、桂、滇、湘、赣、川等各军曾各霸一方,各自扩充其实力,争夺地盘,垄断税收,使军令、政令不能统一。1924年10月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革命军队。由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努力,广州地区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大元帅府依靠黄埔军校学生军和工农革命武装为主力,镇压了商团叛乱。继而进行第一次东征(见国民革命军东征),击败陈炯明反动军队。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了滇桂军首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使广州革命政权得到巩固。同年6月中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