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王篇》
商汤王又名成汤或成唐,甲骨文称“大乙”,生于公元前约1654年。
商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部落。世世代代居于今安徽省毫县至河南商丘一带。相传商汤始祖“契”是与夏禹同时代的人,曾跟随大禹一同治水,被舜帝任命为“司徒”。商汤是商氏部落第十四代酋长,是夏朝属国的头。
商汤从小仁德宽厚,善待族人,长大继位以后,在部落里推行仁政,务农耕,养牲畜,兴水利,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成语“网开一面”就是讲商汤仁义之德的故事。他的名声很快传播开来,许多无家可归、无地可耕的百姓纷纷投奔商汤,许多有学问的人也慕名而来助商治国,商氏国很快就兴旺起来。
商氏国在夏国的东方,同在东方的还有十几个国家。商汤见夏桀暴虐无道,昏淫失德,祸国殃民,百姓皆怨声载道,诸候叛离,就立志取而代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寻访高人贤士来协助他治国安邦,于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终于将仲虺、伊尹和后来弃夏投商的夏朝元老终古等一班有很高学问的人求来做自己的左右手,共同谋划亡夏灭桀的大计。商汤听从这班有学问的人的意见,对同在东方的十几个国家进行恶打软拉的政策。例如:有些国家遭了灾,他就送去粮食和种子帮助其渡过难关;有个别国家,如东边的萏伯侯,不敬祖先和神灵,肆意杀害务耕的百姓及过往的商人,其做恶多端、罪孽深重。商汤就发兵征伐,灭了萏伯侯,还一方安宁。商汤这种扬善惩恶、除邪安良的行为,不仅使天下百姓爱戴,更建立了“十一征战无敌于天下”的威名。使东方所有的诸侯国都信服他,敬畏他,唯他号令是从,他俨然成了东方诸国的盟主。
商汤见国势已强,诸侯各地俱已诚服于他。于是就想急于求成,起兵伐夏。这一决定遭到了伊尹等一班大臣的反对,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西方诸侯国现在还听命于夏桀,其势力不可忽视。商汤心有不服,想试探一下夏桀的虚实,于是下令停止向夏国纳贡进赋。夏桀得悉,派对赵良、关龙逢去命令西方诸侯国发兵联合围攻商氏,并设计将商汤活擒后囚于夏台。后来在姝喜、伊尹、仲虺等的帮助下才被释放回商。
商汤回国后向群臣检讨自己的,并以自己在夏朝的所见所闻来鼓励大家坚定灭夏亡桀的信心与决心。他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将商都西迁至毫城,表面上靠近夏都以便听从夏桀的派遣,实际上是为今后出兵伐夏缩短进军的距离。另外,商汤还就近对西方诸侯进行分化瓦解,削弱夏桀的势力。同时,他抓紧屯兵积粮和加强与东方诸侯国的紧密联络。公元前约1603年,商汤利用夏桀大兴土木,引发夏民无比仇恨的心理,在毫城大会天下诸侯,举行伐夏讨桀的誓师大会。会上商汤痛陈夏桀的累累罪恶,历数百姓对夏桀的痛恨之心,诸侯联军同仇敌忾,一致高呼:“杀死夏桀!杀死夏桀!!”会后,商汤亲率诸路联军十数万讨伐夏桀。在鸣条大决战中,大败夏军如山崩,取得了伐夏的决定性的胜利。随后他又活捉了夏桀而不杀,只是将夏桀放逐在南巢囚禁起来。
公元前约1600年,商汤定商都,改正塑,易服色,正式立商称帝。登基后,天下执玉帛来朝贺的有三千诸侯。他告诫天下人说:“你们大家都要努力,一方面各尽其责,一方面要为百姓服务。否则不要怪我来惩罚你们!”真是威令生行,从此中国古代第二个新生的奴隶制国家---商朝,开始了近六百年的兴衰史。
商汤在位十三年,逝于公元前约1587年,享年6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