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条件。需要一种纯净的心态,及时卸掉包袱,去面对新的挑战。
董岩:在不少人眼里,你是一个明星、偶像,出名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撒贝宁:我不是明星。不是一个轰轰烈烈、振聋发聩的宣言者,只是一个法制节目的传播者,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和、公正与贴近。我已经忘了出名之前自己是什么样子。在北大时,生活很平淡。每天穿着拖鞋在餐厅里吃饭,没有人在乎你是谁。如果有特别之处,就是作为法制节目的主持人,有许多无形的约束,你要洁身自好,要自律,不能有任何污点和错误,要为国家法治建设做些贡献。身为公众人物,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多便利,但我不愿图一时之便,而让旁人不快,失去法制节目主持人的公平精神。朋友说我活得累,但这样做心里踏实、坦然,我很在乎公众的评价。
董岩:你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谁?
撒贝宁:我最欣赏的是崔永元、白岩松。我总觉得,小崔可以准确无误,一眼看穿人心。即使你做了各种准备,他总能提出一些问题,永远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意料之中。这是小崔了不起之处。而白岩松眼里永远有发现。比如在世界杯足球赛上,他总能观察、捕捉到新闻。他永远有看不尽、说不完的新闻,超强的新闻敏感和良好的新闻素养让人羡慕。董岩:与他们相比,你怎么看自己的主持风格?
撒贝宁:我还差得很远。我中学时就喜欢看他们主持的节目,后来成了同事后仍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特别是现场组织、调配能力,还欠缺些。
董岩:在很多人心中,你是他们的偶像。
撒贝宁:即使做一个偶像,也绝不是别人见了就让签名的那种,而是做最具权威性的、让所有人都折服的那种。
董岩:这个目标很高。
撒贝宁: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时常常会问自己:我真的那么优秀吗?回望自己的成长,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许多机会不是留给我的,而是被我撞上并争取到了。如果这个机会走到另一个年轻人面前,他只要努力一点,也是能够抓住的。意识到自己的幸运,我会很知足,肯努力。我的工作就是说法
董岩:2003年8月,你被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评选为“法律援助形象大使”,现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印着你的大幅照片,满大街都能看见小撒的笑脸。
撒贝宁: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怎样实现社会公平、平等,是每一个公民理应关注的。我接到“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聘书时,还跟司法部的张部长开了个玩笑,我说您这个聘书不规范,没期限哩。张部长一愣,问:那你希望做到什么时候呢?我说,希望我的青年时代甚至一辈子都投入到法律援助之中。于是这份形象大使的聘书就成了“终身制”。
董岩:温家宝总理视察央视时,曾对被聘“法律援助形象大使”的你说:“形象要好,行动也要好!”鼓励你多关注与老百姓相关的问题。你怎么理解“法律援助形象大使”这一荣誉?
撒贝宁:更多的是责任。我曾多次参加法律援助行动,以记者的身份参与节目制作,切身体会到受害者渴望援助的迫切心情。这是在演播室里讲述5年甚至50年的法律法规都体会不到的,触动很大。这个称号让我更加认定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不能徒有虚名。法律援助主要关爱的是普通百姓,我希望通过自己树立的法律援助的形象是希望、温暖和力量。使我意识到,在法制传播平台上自己引导的是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我感到了人生的意义,这比单纯作商业广告要强。
董岩:这个意义是什么呢?
撒贝宁:并不仅仅是被更多的人认识或这个栏目的收视率更高、效益更好,而是在无意中帮助很多并不认识的人,促成公平和正义,让整个国家朝大家所希望的那个目标走。如果央视“今日说法”是片绿叶,记录着中国这棵大树的法制进程的话,那我就是这片绿叶上的气孔。我的工作就是说法。我希望能给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再过很多年,那时中国的法制更健全,大家可能就会说,过去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今日说法”,应该给它记上一笔。
董岩:你说每个人都有不了解的另一个自己。现在这个舞台,对于你个人的发展而言,是不是有些局限了?
撒贝宁:每个人都是在成长中慢慢觉醒。在中央台,很少有这么年轻的人能经历一个节目从初创到成熟的全过程,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也更深刻了,现在才真正感受到法律的魅力。学习法律只读课本远远不够,谈不上什么理解,在9年里,主持了那么多期节目,那么多个案例,都是鲜活的法律课程。每期节目都有专家来和我一起探讨案例,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法律知识,真的可以用受益匪浅来形容。“今日说法”给我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既满足了表演欲,又不至于丢掉在北大这么多年来的法学知识,我愿用“十年磨一剑”的心态去做这个节目。我的好些同学当了律师。大家聚会时我常有一种离群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大家干的工作差别不大,首先都是要说话,只不过律师说给对方律师和法官听,而我说给观众和嘉宾听。律师的观众群在旁听席上,就和他面对面,而我的观众是在电视机前,跟我没准能隔着长江黄河。未来我希望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一些公益事业,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们多提供一些实在的帮助。
董岩:身为公众人物,既要做好职业角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同时又要兼顾社会角色,身体力行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何在生活中缓解工作压力,达到内心的平衡呢?
撒贝宁:我的生活很平淡。摘下话筒、走出演播室,我就是个普通人。上网、看电影,和朋友、家人一起吃饭聊天,我的日常生活甚至没有一般人丰富。如果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每周我都要回学校打一次篮球。每次从喧嚣中踏进校园时,浮躁的心会马上安静下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