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in >> 秦穆公 >> 正文

 

秦穆公:“智”霸春秋的一代不世君主

请晋国接济。百里傒强调要做好晋国人民的工作,通过接济晋国得到晋国人民的好感。显然公孙支和百里傒的话更符合秦穆公的整体战略,结果秦国兴师动众接济晋国,车拉船带,从秦国的都城到晋国的都城一路之上络绎不绝,秦穆公是故意要给秦晋两国的人民看看秦国是怎样接济晋国的。  
  两年以后,也就是秦穆公十四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接济。秦国的饥荒真是不早不迟恰到好处,此时人们对于秦国接济晋国的事还记忆犹新,如果晋国接济秦国,那么秦国就没有经济损失,还博得了与中原大国同等的道德水准,如果晋国趁机进攻秦国,那么晋国军队就会心中有愧,从而不能专心作战,而秦国军队则更加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而且以秦穆公的水平来看,他应该能够考虑到晋国十之八九会趁机进攻秦国,因为晋惠公夷吾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人,也不可能看穿秦穆公葫芦里的药,晋国的公卿大夫们一天到晚希望打仗,这样他们就可以受到重额嘉奖。果然,晋国趁秦国饥荒进攻秦国,双方军队在韩原展开战斗,韩原就在晋国境内,从战场位置上来看,也说明秦穆公早有准备。秦穆公在战场上也表现得相当自信,当时他让与晋国国君有杀父之仇的丕豹率领军队,先设计使晋惠公离开大队人马,然后亲自追击晋惠公,没想到被晋国军队包围,自己也受了伤,此时秦穆公精心训练的一只三百人的特别突击队发挥了作用,他们突破重围,活捉了晋国国君。据说当初秦穆公走失了宝马,结果被这些人抓住吃掉了,理当处死,但是秦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失去牲畜就责怪人民,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不喝酒会有害身体,所以请大家喝酒。”结果这些人在战场上推锋争死表现英勇。以秦穆公这个人的远见,他深知这些人以死相报的决心,所以肯定会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作为一支敢死队,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

  秦穆公韩原这一仗胜得不容易,他先是护送夷吾回国,结果夷吾毁约,接着重用熟悉晋国情况的丕豹,然后在晋国饥荒的时候进行接济,懈怠了晋军的士气,凝聚了自己的力量,他还准备了一支敢死队,他在战场上以身作则率先冲击,也激励了士气,秦穆公基本上做到了先胜而后战。晋军虽然骁勇悍战,但是缺乏长远的打算,只是看到秦国发生了饥荒这个有利时机,没有看出在人心向背方面自己所处的劣势,内部意见很不一致,轻狂盲动,以至失败。

  韩原一战取胜之后,秦穆公很清楚,晋国虽然战败,但是原气未伤,实力依然强大,所以灭掉晋国还不是时候,应该继续促使晋国发生内乱的政策。他表面上说要杀掉晋惠公,但是周天子说:“晋与周是同姓。”秦穆公的夫人就是晋惠公的姐姐,也替晋惠公请罪。这样秦穆公马上以给周天子和自己夫人面子为名,与晋惠公达成协议,保证送他回国,给予国宾的待遇。不久,晋惠公回国,把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还让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宗室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圉。释放晋惠公是秦国对晋国实行友好政策的一部分,秦穆公很清楚,如果他杀掉晋惠公,晋国就会重新立一个国君,秦国原来一系列对晋国示好的功绩也就一笔勾销了,秦国也很难得到河西之地,相反晋国成了秦国在东方的劲敌,此时秦国在西方还受到犬戎的威胁,这对秦国非常不利,所以必须释放晋惠公夷吾,况且夷吾这个人能力有限,根本看不透秦穆公的心思,所以晋国有这样一位国君长远来看对秦国有利无害。此时,秦穆公和晋国大臣吕省的对话很说明问题,秦穆公对吕省说:“晋国国内团结吗?”吕省立刻明白了秦穆公的心思,他说:“不团结。小人害怕没有国君,就像不愿失去父母,想立太子圉为君,说‘宁可侍奉夷狄,也要向秦国报仇。’君子依旧喜爱惠公夷吾,也深知晋国的罪过,等待着秦国的决定,说‘必须回报秦国的恩德。’”

  不出秦穆公所料,晋惠公回国后杀掉了在战场上弃他而去的庆郑,听说公子重耳想回国为君,又派人去杀重耳,重耳逃到了齐国,当初答应让太子即位的诺言也没有兑现,晋国依旧混乱。秦穆公二十年的时候,秦国灭掉了梁国和芮国,这两个诸侯国都在秦国和晋国的边境上,看来此时秦穆公已经有了对再次战胜晋国的信心。两年以后,晋惠公病重,太子圉认为如果自己不回国,别人就可能即位,这样他背着秦穆公逃回了晋国,被立为晋国国君,这就是晋怀公。晋怀公上台后,内部没有得到充分的信任,外面又有秦国的威胁,出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得到了秦国的支持,随时可能回国,此时晋怀公急于认为重耳对自己威胁最大,因此命令所有跟随重耳的人必须按期回国,否则杀掉他的家人,结果狐毛、狐偃的父亲狐突被杀,此举使晋怀公大失人心,给秦国送重耳回到晋国创造了条件。秦穆公对晋怀公和公子重耳进行了对比,从短期来看,晋怀公不会对秦国友好,重耳肯定要依靠秦国;从较长时间来看,晋怀公治国无方,晋国不会强大,重耳阅历深厚,晋国可能富强;从更长时间来看,晋怀公必须依靠晋国现有的公卿贵族,这些人的权势基本上已经达到一种平衡,所以晋国出现内乱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但是重耳回国后,重耳手下的人各个精明强干,势必再次争夺权利,而且重耳此时已经六十二岁,他过世后,他的这群手下也势必开始争权夺利,这样晋国的内乱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秦穆公考虑秦国地处关中,山河险固,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和晋国的关系应该建立在长远的基础上,所以他决定冒让晋国强大的风险,送重耳回国。

  但是,晋公子重耳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秦国以后,态度非常恭敬,因为他知道送他回国并不是秦穆公唯一的选择,甚至他也不太清楚为什么秦穆公会送他回国。秦穆公送给公子重耳五个女子,其中就包括原来送给公子圉的那一个,重耳立刻明白秦穆公是在挑动晋国的内乱,重耳考虑自己已经六十二岁,如果接受这五个女子,自己的下属会认为自己沉湎女色,所以没有立即接受,当他的下属劝他接受的时候,重耳就接受了,秦穆公非常高兴。在秦穆公看来,如果重耳能够沉湎女色,那再好不过了,如果能够和晋怀公发生冲突,那就更理想了,就是所有这些都没有实现,在晋国国君身边安插几个秦国女子对秦国也不是坏事,起码可以随时提醒重耳他是怎样上台的,为秦晋两国的友好是一个帮助,这样他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犬戎。   

  和秦穆公一样,晋文公重耳也看到了晋国的主要问题是内乱不断,所以他回国后论功行赏,尽量赏罚分明,使各得其所,各得其用,政治清明,治国有方,坚决避免内乱,晋国很快强大起来。秦穆公二十五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晋国和秦国出兵平息了内乱。秦穆公二十八年,晋国在城濮战败了强大的楚国,慑服了曹、卫、宋等国,势力发展极快。秦穆公三十年,秦国帮助晋文公包围郑国。郑国是一个极具外交智慧的诸侯国,郑国人对秦穆公说:“郑国灭亡,晋国受益,秦国的不到什么好处。晋国强大了,那才是让秦国忧虑的事情。”秦穆公率兵回国,晋文公只好也撤兵了。事实上,秦晋两国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晋文公很清楚在秦晋关系上秦国占据道义优势,而且势力强大,不能与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秦穆公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秦穆公:“智”霸春秋的一代不世君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