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雪枫同志在会上作题为《经验是黄金难买的,理论和实际打成一片》的重要报告。
十月五日,在《拂晓报》上发表《斗争一年》和《拂晓报产生和壮大及今后的方针》两文。
同月廿三日,写《英勇斗争的一年》一文,载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一日《拂晓报》。
同月廿九日,在《拂晓报》上发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工作方针》一文。
十一月十一日,河南竹沟“确山惨案”发生后,撰写《关于竹沟事变》一文。载一九四0年三月八日《拂晓报》。
十一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成立,任主任。廿八日,为《拂晓报》撰写题为《本报被禁的声明》的社论。
十二月五日,《拂晓报》百期纪念。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滕代远、曾希圣同志为该报题了词。
同月底,派张爱萍率六支队一团挺进皖东北。
一九四0年
二月五日,发表《豫皖苏两年来平原游击战争的总结——在干部战术研究课上的讲授提纲》。同月七日,写《目前时局与目前任务》一文。
三月,根据中央指示,六支队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任校长。
同月二十一日,在支队政治部组织的孙中山诞辰大会上作《谁是孙中山先生主张的忠实执行者》的演说。
四月一日,日伪军三千余,向永城东北之山城集“扫荡”,一总队与敌展开激战,总队长鲁雨亭光荣殉国。
同月十八日,发表《怀念亲密战友——鲁雨亭同志》一文。
同月廿一、廿三日,发表《我们的镜子——读书笔记》一文。廿九日,发表《要求巩固团结,要求停止摩擦》一文。
五月二日,写《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游击战术指导法则》一文。
同月四日,毛泽东在《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的指示中,指出:“彭雪枫支队在淮北的坚决斗争,是绝对必要的和绝对正确的”。同日,发表《发扬“五四”精神,保持团结进步》一文。
五月十三日,发表《请示制裁民族败类祁炎勋》一文和《致李仙洲、卫立煌司令官电》。
六月九日,发表《欧战进入新阶段后的国际形势》一文。
同月廿日,八路军三三四旅和新二旅越过陇海路南下,与六支队会师新兴集。
八月,八路军三三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任司令员。
十二月九日,在《拂晓报》发表《怎样和敌人斗争与怎样建立敌后根据地》一书的序言。
同月十二日,因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六旅十七团团长刘子仁、十八团团长吴信荣率部叛变投敌,发表《为紧急动员告淮上绅耆书》。
一九四一年
一月六日,“皖南事变”发生。
同月十七日,发表《誓为皖南事变殉难烈士复仇》一文。
同月廿四日,发表《纵谈皖南事变——答记者问》的谈话。
同月廿八日,八路军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任师长兼政委。
二月十日,汤恩伯率十万反共顽军大举进犯豫皖苏边区。指挥四师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反顽斗争。
同月十一日,致函顽军头目李仙洲,敦促其悬崖勒马。
同月十八日,致函阜阳县警备司令廖运泽,呼吁团结抗战,揭露何应钦利敌误国的罪行。
三月三日,发表《致九十二军、骑二军全体将士通电》,号召停止内战,枪口对外,维护抗战大业,拯救战区广大被难同胞。
四月二日,发表《为征公粮告淮上父老绅耆书》。
同月十九日,顽军一二四师四二五团团长陈锐霆率部举行战场起义。
同月廿二日,四师三十二团在大小营集反顽战斗中失利。
同月廿四日,发表《告南阳同胞书》。号召顽军中的南阳同胞拥护抗日的新四军,反对汤恩伯打内战的阴谋。
同月廿五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四师留三个团及地方部队坚持津浦路西游击战争,主力转移路东,巩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五月五日,奉命率四师主力撤离路西进入皖东北根据地。
五月下旬,华中局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