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P >> pan >> 盘庚 >> 正文

 

《盘庚》论

之政”不外乎;适时迁都,保障小人的利益。抑制奴隶主贵族的贪婪、豪奢, 以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殷商王朝政权巩固与永续目的。有人说“盘庚之政’的主要内容是“去奢行俭”,这是他施政的总方针。并说他这个总方针,是通过“迁都”来贯彻的。这就是说盘庚这次所以要迁都,就是要使这些贵族大臣们离开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安乐窝”,限制他们的“聚敛,”解决他们的“傲上从康”,从而消除他们对王权的离心因素。(聂玉海《试释“盘庚之政”》),(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130)这种说法, 我们认为有再商榷的必要。难道说这些贵族大臣的“聚敛”,他们的“傲上从康”,只有通过“迁都”才能解决?按说这些贵族大臣的“聚敛”、“傲上从康”的恶习。如前所说,不自今日开始。对盘庚来说,更是欺他年幼。但如盘庚所说:“予亦拙谋,作乃逸”(《盘庚》上)。贵族大臣轻视盘庚,盘庚果能以权力威胁他们,他们还是畏惧的。至于说要限制这些贵族大臣们的“聚敛”,只需要认真地推行“去奢行俭”的新政,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何必一定要“震动万世”去“迁都”呢?反过来说,如果不能认真地行使权力去推行新政,即使迁到一个新都,这些贵族大臣又何尝不能继续“傲上从康”;仍然不改他们“聚敛”的习性呢?所以,我们认为盘庚决不是把“迁都”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他“去奢行俭”的目的的。如果说“迁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话,那么阳甲由奄迁北蒙,这个目的应该说已经达到。那么盘庚在北蒙即位后,为什么还要再“迁都”呢?如前所说,盘庚在北蒙即位后,所以要再“迁都”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北蒙不是一个建都的好地方。这个地方地势卑下,时间一长,水泉咸卤,必然又形成“不能胥匡以生”的局面。与其到那个时候再“迁都”,不如现在选择一个“山险”之处建都,可以一劳永逸,这正是盘庚远见之处。历史实际证明,盘庚迁殷之后,行汤之政,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司马迁把这种中兴现象,总结为“以其遵成汤之德也”(见《史记·殷本纪》),这就是“盘庚之政”。“盘庚之政”的核心是“敬德”、“保民”。有人说,殷人实行“鬼治主义”,“在殷人那里,‘敬德’、‘保民’的思想是找不出来的”(《研究》P128)。实际上,在《盘庚》篇中,却出现大量“敬德”、“保民”的话(见以上引文)。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李民教授说:“《盘庚》所反映的思想体系,只能属于‘周初’的意识范畴”(《研究》,P130)。这就是说,“德”的思想意识只是周人所固有的,殷人的意识范畴里,还没有“德”这个东西。然而卜辞里却有“德”这个字。卜辞里的“德”作 ,没有加上底“心”, 就是“德”,从“德”字的含义上来记,“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也就是“得”。  卜辞中,也有此“得”字(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P9)。卜辞中既有“德”字,殷人的生活里必有“德”的思想意识。再说我们从周初的文诰中,可以看到周初的统治者,不止一次地称赞殷先哲王“敬德”、“保民”的话。
    “封!我闻唯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威至于帝乙,成王畏相。”(《酒诰》)
    “我闻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多士》)
    可见“德”是殷人所固有的,殷人从建国的过程中就已倡导“德”,和“德”相配的还有一个“礼”字,卜辞作 ,据王国维的研究,当时祭祀至上神或者宗祖神,都要用两块玉盛在一个器皿里去作供奉,表示对于上帝或先祖敬意。“礼”也是殷人从建国过程中就已倡导的,殷人把“德”和“礼”作为维护统治权力的中心骨干,“德治”就是“礼治”,这“德治”、“礼治”的完成,就是殷族对其他被奴役种族的统治权力的臻于巩固(《中国古代思想史》P9)。P周人的文化落后于殷人,不仅“天”的思想,继承自殷人,“德”和“礼”的思想,也是继承自殷人的。周人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 。”(《康诰》)
    “尚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人屏侯甸,矧咸奔走。”( )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无文’。”(《洛诰》)
    “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
    周人的“德”、“礼”思想,显然是从殷人那里继承过来,后来又有所发展的,并不足周人所固有的。所谓“周因於殷礼,其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可证。《周书》的《酒诰》说“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这句话是说“以前的殷先哲王除了倡导天威,使被奴役者知所畏惧以外;最要的是又能崇德敬业,使被奴役者悦服”。这就是殷商王朝能延续其统治长达六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单纯的“鬼治主义”,是不能奏此大效的。殷人“敬德”的实质,就是“保民”。在奴隶制社会,“保民”就是保障自由民(即小人)的最低生活水平,让他们能活下去。盘庚是个最大的奴隶主,他剥削,压迫奴隶,也剥削、压迫小人。但他能认识到保障小民最低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古我前后,罔不唯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盘庚》中),盘庚正是继承了他的先王的这种“保民”的美德。其实,“保民”,也正是保证了他的奴隶制政权的永固性。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夏书·五子之歌》)的道理,殷商的统治者,也是很懂得的。
    所以,《盘庚》三篇的中心,一言以蔽之曰:“保民”而已矣。


    选自——田涛《纣都朝歌》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盘庚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盘庚》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