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在商代出现的众多杰出人物中,盘庚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商王。盘庚是成汤十世孙,继其兄阳甲为商代第二十代王。盘庚迁都于殷,承上启下,对商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中丁到阳甲,商王朝的发 展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史记·殷本纪》云:“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王位继承的纷争加上自然灾害不断,造成商王朝国势衰微,失去了诸侯的拥护。盘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过其兄阳甲的王位,也接受了历史赋予他复兴商王朝的使命。盘庚复兴商朝的重要举措就是迁都,面对习惯于旧都的生活,不愿意迁移的贵戚旧臣,盘庚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展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盘庚所面对的是对于迁都之举很有抵触情绪的一批贵戚旧臣。这些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要说服他们一起历经艰难跋涉迁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为此,盘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说服工作。商代贵族特别注重先祖,于是盘庚就格外强调商朝先王和贵族们先祖的关系。他对贵族们说:“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以前我们的先王,也是一心考虑任用旧臣,与他们共商国政)。盘庚还引用著名的上古贤人迟任的话:“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意思是说,用人要寻求贵戚老臣,这和使用器具求其新的原则是不一样的。这些言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商代重神,凡事都要通过占卜而求知神意。盘庚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强调,如果他不率众迁都,先王就会责备他“曷虐朕民”(为什么虐待我的民众);如果这些贵戚旧臣不随他同心迁都,那么他们的先祖就会责备他们“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为什么不与我的幼孙亲善友好)。于是这些贵戚旧臣的先祖就会告诉先王“作丕刑于朕孙”(给其子孙以重大刑罚)。盘庚最终成功说服了贵族一同迁都。其说服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成效,跟他采取的有针性的辞语有直接关系。通过这些话语,既拉近了双方关系,又讲明了利害,让贵戚旧臣心悦诚服。
如果说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是盘庚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那么,善于采用贴切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则是盘庚语言艺术的另一重要特色。例如下面盘庚的语言: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就像网结在纲上,这样才会有条不紊。就像农夫耕田劳作,这样才会获得丰收。)
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就像烈火燎原,人们不得近前,怎能将它扑灭?)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我告诉你们迁都的困难所在,就是要大家像射箭认准靶心那样,为克服困难而努力。)
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你们只是自寻烦恼,就好比乘船,你们不设法渡过去,而是让船上的东西腐朽烂掉。这样的话,怎样能够达到目的呢?)
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我洞察事物虽然如同观火一样,但有时候也会糊涂,由此便放纵了你们。)
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就像被伐倒的树木发出新芽,我们这次迁都,是上天让我们在新的都邑里延续我们的生命、广大先王基业。)
这些语言,比喻得体,言简意赅,易于被人们接受,取得了很好的说服效果。盘庚用以比喻的现象与事情,皆为商代人所习见,从中悟出的正确道理亦是亲切而可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条不紊”、“洞若观火”、“枯木再生”等成语,皆源自盘庚的这篇诰辞,并一直为后世沿用,表现了盘庚语言的长久魅力。
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绝不是只靠语言艺术就能成就大业的,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缺少循循善诱的语言艺术,就会事倍功半。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对于政治家而言,当属正中肯綮。而卓越政治家的语言艺术,还必须建立在他所具有的远见卓识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与民众同心同德、为民众造福这一理念的基础之上。盘庚堪称这样一位典型的古代政治家。
盘庚恰逢商朝“乱世”,是一位富有忧患意识的商王,他敏锐地看到了民众的疾苦,并想方设法加以消除。盘庚自觉吸收先王的治国经验,“古我先后,罔不惟民之承保。”他认为商之先王都是把民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重视并体贴民众的意愿。盘庚认为统治好民众,就是要与其共享欢乐与康宁,“承汝俾汝,惟喜康共”,他还要求贵戚旧族也要摒弃私心,给民众施以实惠。在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时候,盘庚也以能否养护民众为取舍标准。“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对于那些聚敛财宝的人,一概斥用,而对于爱护民众之人,则给予重用。他对官吏总的要求就是“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要求官吏不能聚敛财宝,而要永怀一颗爱民之心,向民众布施恩德。
作为一代商王,盘庚深谋远虑,完成了商都最重要的一次迁徙。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盘庚迁殷之后,又“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由宁”、“诸侯来朝”的盛况,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中丁以来“比九世乱”的局面,实现了“殷道复兴”。其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与之相得益彰的重要辅助。盘庚死后,其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说明他的业绩和品格,深受后人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