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N >> nie >> 聂荣臻 >> 正文

 

[图文]聂荣臻在晋察冀抗战的激情岁月

p;   娘子关失守后,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疯狂扑来,太原危在旦夕。夜色下,115师主力向南开拔,父亲与罗荣桓等老战友话别后,久久地望着自己的老部队消失在山边尽头。    

    太原城陷落了,各路人马远去了,在山西北部响了两个月的隆隆炮声停息了,日本鬼子占领了他们想占领的地方。父亲他们留下来了,他的手下只有3000人,而他们的周围全是正在势头上的日本鬼子。    

    他们能不能生存下来?能不能立住脚?能不能有个大发展?当时有很多人心里是没底的,父亲与主力分手后,他在五台山上写下了两句话:“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    

    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嘴的普济寺宣告成立,父亲首先宣布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军区由他任司令员兼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桢任供给部长,叶青山任卫生部长。这几个人便是晋察冀的老班底。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关心着悬在敌后的父亲和他的3000人马。毛泽东当然清楚,如果这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创建得顺利,那么,就会极大地增强八路军在别处创建根据地的信心,这就可以使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成为现实。共产党靠什么?靠人民,当年在苏区,凡是根据地建设搞得好的时候,部队就能大发展,如今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在晋察冀军区正式宣告成立的第二天,毛泽东就给父亲发来电报,电报中说:“阎将无力再过分干涉八路军之地方工作,故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之主体。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不靠国民党发饷,而靠自己筹集供给之。”    

    父亲后来说:“正是毛主席对晋察冀的关心和厚爱,使同志们的信心越来越足。”    

    日军兵力不足,确实是其大患。由于日军正集中兵力长驱直进,后方相当空虚,加上五台县、阜平县不是交通要道,所以日军一直没来。父亲他们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刀阔斧地开创根据地。

抗战时期的聂荣臻

    五台县,应该说是晋察冀根据地最早的立足点。军区成立后,部队没地方住,只好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那里有三百多座庙宇,这些庙宇,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和尚庙叫作青庙,喇嘛庙叫作黄庙,当时山上共有汉、蒙、藏、满各族僧人1700多人。父亲回忆说:“对于这些和尚和喇嘛,我们很尊重他们,同他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父亲一直记得他第一次上五台山的情景。五台山佛教僧会会长、大法师然秀,得知聂司令要来看望出家人,特地组织了寺庙乐队欢迎。12个僧人披着袈裟,分列两行,钹箫笙笛齐鸣,皮鼓小锣轻敲,声音幽雅动人,使人犹如坠入仙境。父亲高兴地说:“真想不到,在这偏僻的山乡,在这四面被敌人包围的境地,还能听到如此幽雅的音乐。”    

    父亲亲临寺庙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非常爱护文物古迹,对僧侣们态度十分友好,众僧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僧侣也是中国人,也痛恨日本鬼子,大法师然秀代表五台山僧众表示:“出家人慈悲为怀。吾等出家不出国,保不住国家,佛教、寺庙何存!抗日救亡,僧众有责!”    

    在父亲等人的感召下,五台山寺庙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特定环境,积极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日,想方设法营救被日军关押的八路军和群众,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拿起枪,勇敢地与日军搏杀,在当时,仅菩萨顶的和尚就消灭日军30多人,当地群众称赞五台山的和尚为“革命和尚”。以后,晋察冀军区专门把这些和尚僧侣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支连队,人称“和尚连”。    

    2002年9月中旬,我们从平型关来到五台山,在万佛阁和殊像寺,常青法师和圣忠法师虽已都年过七旬,但在谈及五台山的和尚、喇嘛们面对日本侵略者奋袂而起抗击其暴行时,他们仍然掷地有声,情绪激愤。    

    当年的“和尚连”里,有个法名叫禧钜的小和尚,后来担任了五台山佛教协会的会长,成为一代法师。禧钜大法师一直没有忘记领导他们抗日的聂司令,2005年11月中旬,83岁的他到北京办事,专门到父亲的铜像前鞠躬致敬,参观了父亲的纪念室,还庄严地挥笔题写了四个大字:“功德无量”。    

    连五台山的和尚喇嘛都发动起来抗日,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    

    抗日的火,在五台点起来了。但是父亲总觉得,把军区指挥机关设在五台,位置也不适中,应该往东靠一靠。他决定到河北的阜平去,那里的位置更好,更靠近平汉路。平汉路两侧人口稠密,有利于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也有利于将来向富裕的冀中、冀东发展。    

    1937年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聂荣臻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聂荣臻在晋察冀抗战的激情岁月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