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志丹 >> 正文

 

刘志丹山西牺牲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1903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金汤镇。祖父刘士杰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拔贡,秉性刚直,好打抱不平,颇受乡亲敬重。父亲刘培基是乡里的秀才,他先在金汤小学教书,后转而经商,一度担任地方民团文职副官。刘志丹6岁后,随母回到金汤镇北30里的老家——楼子沟村,并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时代。稍长,就读于本县县立高等小学堂。小学毕业后,十八九岁的刘志丹怀着朦胧的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愿望,于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该校学习期间,他曾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领导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秋,原榆林中学教师、共产党员李子洲在陕北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支部,刘志丹则成为榆林中学的第一批团员,并于1925年春,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被选派到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秋,刘志丹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9月回到陕西,历任冯玉祥部国民联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教官、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往陕军新编第三旅从事兵运工作。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南)华(县)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次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先后在陕北、陕甘边从事兵运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同谢子长等组织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担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在陕甘边建立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任红26军42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北上合水、庆阳,与陕北、关中、陕甘游击队互相配合,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冬至1934年夏,指挥部队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4年秋,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军政干校校长。1935年2月,当选为西北工委委员和西北军委主要负责人。同年5月,兼红26军、27军前敌总指挥,率两军连续夺取延长、安定、保安等6城,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在20余县建立起工农革命政权,使陕北和陕甘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的落脚点。9月,率部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在王明左倾错误领导的“肃反运动”和“开展反对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中被逮捕。1935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于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肃反错误而获释。后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即中央军委)委员、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兼瓦窑堡警备司令、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及陕北红军28军军长等职。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之后,为了进一步侵吞华北乃至全中国,又于1935年6月,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从而攫取了对河北和察哈尔的控制权。同年10月至12月,国内一小撮亲日派汉奸在日本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的煽惑下,先后组织了所谓“冀东自治政府”和“冀察政务委员会”。至此,华北沦亡已迫眉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速高涨。
  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28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及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1936年2月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又发布了《东征宣言》。紧接着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1军团、红15军团和红28军、30军。按照中央的部署,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从清涧一带东渡黄河,红28军的任务是进军神(木)府(谷)。从佳县以北渡黄河,楔人晋西地区,牵制和打击敌人。2月中旬,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开始行动,经过几天行军,到达无定河以北,并开始研究渡河的具体地点。阎锡山为了阻止红军东渡,早在河东20余县的黄河沿岸修筑了高碉暗堡,并陈兵十余万,日夜防守。但是,红军没有把阎锡山放在眼里,已经选中了辛关和沟口两个渡口,准备分路强渡黄河。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志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刘志丹山西牺牲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