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n >> 林白 >> 正文

 

我看林白

  林白最近引人关注的作品是《妇女闲聊录》。一般读者的反应我不得而知,批评家们则(几乎)一致叫好,评价很高。但我的感觉完全不同。也许是我对这部作品的好处至今仍比较隔膜,所以反应迟钝。虽然我以极大的耐心读完了这部作品,但它丝毫没有激发起我的兴奋感,也谈不上任何阅读快感,甚至还几次想弃之不看了。这部作品难道没有新鲜感吗?决非如此。它的语言、文体和故事,对我都是非常新鲜的。而且,从我所了解的林白其人其作的历史来看,她写这部作品的理由和状态,对我也是新鲜的。那我为什么非但没有阅读好感并还会产生厌倦心理呢?(我的这种感觉如果稍嫌表达过分的话,那么至少也对以说我对这部作品是不以为然的。)下面可以简单地说明一下我的理由,就算是读后感吧。

  首先是这部作品的语言(叙述)方式。它是用近乎完全的口语、口述的“实录”方式构成的,其中还夹杂了大量的方言。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方式显然是非常极端的。对此,有人或许会誉之为文学(语言)的“革命”创举。但从我的文学观念和经验判断(特别是实际阅读的体验)来看,口语、口述的实录必然会带来表达(叙述)上的支离破碎和重复累赘,而这种后果对文学作品非但毫无文学意义,而且还是深刻的伤害。方言的频繁乃至过度使用,后果也同样如此。我认为《闲聊录》在语言(叙述)上的这种极端方式,实际上会造成并不断增加阅读的疲劳感和倦怠感,说得严重一点,这种方式其实是在拒绝读者的阅读。

  但是显然,作者对此倒是刻意为之的,许多批评家也持赞赏态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语言(叙述)方式究竟有无文学的(革命)价值?抽象地(从理论角度)来问答这一问题,我想不会有太大意义;专就《闲聊录》来说,我的回答无疑更多是倾向于否定的。语言(叙述)方式上的极端性,或许对作者的写作动机(心态)具有某种快感,也或许会迎合或暗合了某种社会观念和文化理论,但就文学语言的成熟度而言,极端性的主要价值无非体现在实验性方面。如果说《闲聊录》在语言(叙述)上多少真有点文学的(革命)价值,那我也只能在实验性意义上对其有所(保留件地)肯定。而它在这方面的过度和极端,则足以令我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实验其实是此路不通。通俗地说,这不是小说,或,小说不能这样写法。在此,我想引用一下弗吉尼亚·伍尔芙说过的一段话的大意。她说,自己这一代作家的作品,包括乔伊斯等人,尤其量只是文学的手稿;真正的大师,还是托尔斯泰。我想说的是,实验或文学革命乃至颠覆,当然也是需要的,并有所文学价值,甚至还会形成一种时势,但它也就仅此而已了,并不能构成成熟的文学(作品)形态。实验与成熟之问,距离应该是明显存在的。我以为伍尔芙有超越同侪的明智和文学判断力,而且,眼界阔大。许多批评家对《闲聊录》的褒扬,我其实能够理解其中的缘由,但说一句得罪同行的不恭敬的话,我认为其中有失对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判断。是不是一眼看到了这样一部“惊世”之作太激动了所致?

  其次要说的是它的文体。文体与语言(叙述)方式有关,也与作品的整体形态和结构方式有关。《闲聊录》的文体特征是口述。口述本身也无可非议,特别是许多第一人称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可以)带有近乎口述的特色,目的无非是为了强化作品的表现力。问题在于,文学虽不排斥口述的方式,但是,口述(作品)却并非都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特别是像《闲聊录》这样的一部实录口述,它实际上只能是非文学性的作品。文学中的口述,主要体现为一种技巧(手段)的使用,即这种口述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口述,是一种想像的表现方式。而实录性的口述,虽然达到了忠实和原汁原味的目的,但这种写作也就变成了纯粹的纪实,并且,口述的随机性也会与文学作品结构形态的有机性产生冲突,难融一体。换言之,口述(作品)须经充分自觉的文学化过程,才有可能转化为真正的文学性作品。否则,文学文体的边界就会彻底消失。在我看来,《闲聊录》虽也经过作者的某些文学化处理,但就其整体形态而言,也就是一个女人的闲聊记录而已。作者有其写作动机,它也可能是一种崭新的文体,对当下乃至历来的写作有一定的意义,但决不能、也没有充分的理由由此认为它是小说。如果把它视为小说,那么,这样的小说能够“复制”的何止千万。

  接着要说的就是《闲聊录》的可复制性。严格地说,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因此推崇独创性。复制品,在文学中可称近乎赝品。我倒并不是说《闲聊录》这部作品本身就是复制品,但用这部作品的写作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复制出诸如《农民工闲聊》、《慰安妇闲聊录》、《死囚闲聊录》,以此类推,无尽其数,其价值丝毫不会在《妇女闲聊录》之下。这说明了什么?很简单,《闲聊录》的写作方式具有可操作的机械性,它的写作方式其实是可以被模式化、程序化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闲聊录》的可复制性。如果一部作品(包括它的写作方式)可以被无限复制,并且复制品并不会因此受损,那就很显然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这部作品一定是非文学性的,或者,这部作品一定不是文学作品。以林白小说为例,有人能够复制《一个人的战争》或《万物花开》吗?如果有人尝试复制,无论其成败程度如何,能够与林白作品相提并论吗?在这种比较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闲聊录》的作品性质。

  以上所说,归根结底只为了说明我的一个看法,即《妇女闲聊录》不能算是一部文学作品(小说)。假如把它设定或读为小说,那它的毛病就太多太重了,致命且不可救治。在有关《闲聊录》的评论中,我这是一种反调。只要确实有充分的理由,我喜唱反调。不是文学作品,无碍于《闲聊录》仍可成为另一种意义(比如,社会学意义)上的作品,而且,也可能堪称佳作。同时,文学性的作品,也同样可能对文学写作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这些现在都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了。

  上面我曾提到,《闲聊录》的写作在林白是一次明显自觉、刻意和有目的的写作行为。她的写作动机何在?这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很想就此作一点心理方面的猜测。据林白的自述,她的两篇后记(原文大长,我不能抄录了),《闲聊录》的写作于她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乃至文学观念的转折性改变。“最早是一种颠覆的冲动,无论生活,还是艺术。”从我对林白以往作品的印象来说,作者在心理方面自闭而脆弱。因自闭而向幽深的黑暗延伸,因脆弱而敏感于细微却尖利的刺痛。同时,自闭和脆弱还倾向于对社会人群的拒绝,或者说强烈的不信任和质疑。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林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我看林白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