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志民 >> 正文

 

李志民在东征与西征中

风筝、糊“孔明灯”:有的写标语、印传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两天时间便做好了政治攻势的准备工作。战士们扎好风筝,把传单捆在风筝尾巴上,然后点上香火,当风筝顺风飞到李旺堡上空时,香火按预计时间烧断了捆传单的细绳子,五颜六色的传单便“天女散花”似地飘落到李旺堡城内。不过,开始放风筝时由于经验不足,计算不准确,香太短,有的风筝还没有飞到李旺堡上空便中途散落了。第二天,李志民亲自去察看传单飘落的情况,根据风向、地形的不同,指导各连队改进操作,这种“政治炮弹”很快就几乎百发百中了。

更有趣的是放“孔明灯”。相传三国后期诸葛亮在祁山前线病危,临终前唯恐自己死后“帅星”殒落,被魏国大将司马懿发觉,乘机前来进攻,就派人用竹篾扎个直径三尺左右的圆圈,再做个六七尺高封了顶的纸筒子糊在竹圈上,竹圈正中用铁丝捆上一团破布,沾上油,然后点着火,利用油烟的上升力,使纸灯飞上夜空,就象天空中仍飘着一颗“帅星”一样。这就是传说的“孔明灯”,民间在中秋之夜燃放“孔明灯”的习俗各地都有。战士们便利用“孔明灯”作为政治攻势的工具,顺风放到李旺堡城内去,马鸿宾部的官兵仰望夜空观赏“孔明灯”,也就能拣到飘撒下来的传单了。

李志民还通过师宣传队带动各连队宣传组,白天深入周围村庄宣传抗日,夜深入静时,则在武装掩护下抵近李旺堡城外的清水河滩,对城内守军喊话: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枪口对外,联合抗日!”

喊一会儿话,又唱几首抗日歌曲。宣传队员刘占荣等都是一些十四五岁的“红小鬼”,唱起歌来特别动听。城内守军屏息静听,句句拨动了他们的心弦,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有时宣传队还把传单、信件扎在没有箭镞的箭杆上,射上城头。

突然,城堞上传下话来:“狗来了!”接着,就“叭、叭”响几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深夜的静寂。宣传队员们知道,国民党特务机关为了加强对非嫡系部队的控制,每个团都要派几个“蓝衣社”特务监视。下层官兵对这帮特务十分痛恨,背地里都叫他们“走狗”。所以,当特务出来巡视时,城堞上的马鸿宾士兵就这样向红军报警。宣传队接到警报后,马上暂停宣传,就地隐蔽,待城堞上又通知:“狗跑了,再唱个吧!”宣传队才又接着宣传,直至拂晓。

第81 师宣传队、组接连宣传了几天。开始时,城内的守军只有当兵的悄悄地听宣传、看传单,后来下层军官和营、团长也来听,越听越感到红军讲的话在理,对红军的态度也越来越友好了。

李志民将情况向师党委汇报,大家都认为:是火候了。便由他执笔写了一封致敌骑兵团马团长和全团官兵的“公开信”,并交代破坏科长袁林派人将这封信送出去,再带上几头羊作为礼物。第二天傍晚,袁科长派人牵了几头肥羊,带着“公开信”送到清水河滩上,把拴羊绳压在一块大石头下,再用一块小石头把信压在大石头上,就返回我们的阵地。

李志民写的这封“公开信”大意是:日寇猖獗,生灵涂炭,中国人民正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我军奉命西进,宣传发动群众一致抗日,希望马军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不要听命于蒋介石打抗日的红军,而应同红军一道联合抗日。同时指出:李旺堡已在我抗日军民的包围之中,要求马军自动退出李旺堡,返回原驻地,我军保证其官兵的人身安全,并将热烈欢送。“公开信”说理透彻,言词真诚、恳切,句句触动敌人的心。果然,不多时李旺堡守军就派人涉水过河滩来牵走了羊,带回了“公开信”,第二天马上派了代表过河同破坏科长袁林谈判,同意撤离李旺堡。

马鸿宾部骑兵团撤走的那日早晨,天空格外晴朗,初升的太阳映照着清水河和宽阔的沙潍,河水波光粼粼,河滩星光闪闪,使清水河两岸更显得宁静、平和。李志民察看了清水河两岸的动静,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便派出一部分部队徒手列队在清水河东岸的沙滩上(另大部分部队仍作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同时,将各团、营、连的号目、司号员全部集中起来,临时组成一支鼓号队,由号长带领,列队在迎送队伍的前面,以壮军威。当李旺堡守军骑兵团大开城门整队出城,沿着河西岸向南撤走时,第81 师军乐队立即在河东岸吹起了友好、庄重的礼号,列队的战士们敲锣打鼓、呼口号,表示热烈的欢送,希望“再见,到抗日前线再见!”骑兵团的官兵见我红军真诚相待,很受感动,走出很远还佇马回头向红军频频挥手告别。

第81 师送走马鸿宾的骑兵团后,马上集合队伍踏着整齐、坚定的步伐,吹吹打打开进了李旺堡城。他们奉命驻扎在这里休整待命,并利用这个时机,深入市镇和附近村庄,放手发动群众,扩大红军。

9 月下旬,塞外已是深秋季节,秋风瑟瑟,气温日降,一天比一天冷,到了应给部队准备越冬被服的时候了。黄土高原虽不产棉花,但盛产羊毛。师领导根据野战军指挥部的指示,就地取材,发动全师指战员捻毛线,织毛衣、毛袜、毛手套。战士们大多是陕北的庄稼汉出身,按旧的传统观念,纺纱捻线是婆娘们干的活,所以,开始动员时都不愿意干:而且拿惯了锄把、枪杆的手,干捻线织毛衣的活也确实有点儿别扭,笨手笨脚的,捻线粗细不匀,织毛衣针法混乱,实在难为这些小伙子了。所以,干起活来摔纺砣、折毛针,骂骂咧咧的现象普遍存在。李志民了解这些情况后,并不严词指责干部、战士,而是召开各种会议反复说服教育,使大家明白捻线织毛衣、毛袜、毛手套,暖暖和和过冬,保证大家身体健康,也是为了抗日,为了革命。大家思想通了,干劲大了。他又积极组织互相观摩,互教互学,还开展革命竞赛,使大家很快地掌握了要领,越干越熟练,越干情绪越高,进度也大大加快了。这时,第81 师的同志们得悉红二、四方面军已从西康甘孜北上甘南向宁夏挺进,将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消息,都很高兴,酝酿着用什么礼物送给兄弟部队。李志民因势利导,启发大家讨论:现在红二、四方面军的战友们最需要什么?大家在讨论中都设身处地为兄弟部队的战友着想,一致认为,红二、四方面军的战友们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现在寒冬将至,一定缺少御寒的衣物,我们大家多打几件毛衣,多织几双手套、毛袜,送给战友们不是最好的礼物吗!大家的意见与野战军政治部的通知精神不谋而合,马上又掀起一股织毛衣、毛袜、毛手套迎战友,为三大主力会师准备见面礼的热潮。

10 月9 日,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不几日,第81 师即派人给红四方面军的第4 军送去一批毛衣、毛袜、毛手套,表示慰劳。当寒冬刚临,第4 军的同志穿上毛衣、毛袜,戴上毛手套御寒时,都从心里感念红一方面军战友的阶级深情。

10 22 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我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志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李志民在东征与西征中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