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革命殉葬品关锋
|
陈毅,利令智昏地搞出了一起外交事件——火烧英国代办处,引发了一场国际争端。这时的毛泽东也发现如果继续“揪军内一小撮”,势必引发更大的内乱。8月12日,毛泽东下令停止“揪军内一小撮”的宣传。8月26日毛泽东决定转向,命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带话给北京的周恩来,“王、关、戚是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不是好人,你祇向总理一人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处理。”毛泽东随后改变主意:“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戚暂时不动,要他作检讨,争取一个。”这就是毛泽东作的一项重大决策。杨成武回京后立即向周恩来汇报,当晚的中央碰头会上,周恩来向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传达了毛泽东的“圣旨”。8月30日陈伯达主持《红旗》杂志编辑部会议,由戚本禹宣读了毛指示的文件,关锋与王力同时被勒令“请假检讨”,关锋由此开始了他的被关押生涯。 关锋与文革期间其他老干部的倒台有很大的区别。那些倒台的老干部通常的罪名是“走资派”、“反对毛泽东思想”、“破坏文化大革命”。而关锋却是最坚定的革命左派,坚决支持和拥护文化大革命,积极宣传和响应毛泽东思想的人,关锋每做的一件事都是在组织领导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来办的,没有一件事是关锋自做主张、自行其是,关锋也从来没有反对过江青等人,甚至关锋都不敢与林彪有何瓜葛,关锋纯粹就是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的自己人,如此革命的左派和中央文革小组的红人怎么也会倒台呢?显然,这要从毛泽东的文革全局来予以分析。毛泽东发动的文革并非有一套现成的剧本,祇要大家按部就班跟着唱即可。很多事态的发展也会出乎毛泽东的预料,毛有时也有失算、失控之时,“72O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文革运动发展到此时,虽然全国夺权一事颇有斩获,但也激起很多反弹,尤其是军队内部的反弹,搞得不好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为了稳定军心,毛泽东不得不考虑适当地转向,给文革运动泼点冷水降降温,踩一下刹车。那么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抛出几个替罪羊,将他们逮捕,清除“他们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样对于文革大局更为有利,再说抛出几个小人物对中央文革小组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关锋的不幸恰恰就在于他正好是毛泽东需要抛出来的小人物,毛泽东既可杀一杀造反派的嚣张气焰,也可就此稳定了局面,一举两得。 七、身陷囹圄14年 文革初期的关锋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积极参加毛泽东的文革运动而换来14年的牢狱生活。1967年8月底关锋被宣布“请假检讨”,实际上就是被隔离审查。关锋先是被关押在钓鱼台的二号楼,吃住等生活条件都还相当不错,每天都可看报纸,还可收听收音机,祇是没有了人身自由。在这段时间内,关锋的唯一任务就是写“检讨”,不必干任何体力劳动,还有专人为其打扫卫生,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1967年10月陈伯达代表中央与关锋谈了一次话,除了继续检讨和加深认识外,陈伯达还告知关锋将要转去北京卫戍区。关锋与王力随后被送到北京西山,分别软禁在两所别墅里。这一时期关锋的生活待遇依然没变,还可带一些书籍在那里阅读。然而在1968年1月26日关锋被送进中共关押政治犯的专门监狱——秦城监狱。显然,关锋的问题被升格成为敌我矛盾。不久,关锋被开除出党,1982年1月关锋才被释放出狱。关锋为了毛泽东的文革大业竟然付出了整整14年的壮年生涯,出狱时的关锋已然63岁。关锋日后并未透露他在秦城的监狱生涯,但据王力的自述,王力本人遭受了狱中非人的待遇,以此度彼,狱中的关锋也好不到哪去。关锋也未透露在关押期间是否对他有过提审。其实关锋与王力的案情大致相似,既然毛泽东吩咐手下不许提审王力,那么关锋有什么好提审的呢?关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执行了毛泽东的战略部署。 1982年邓小平的中央对关锋问题重新审理,将其释放,考虑到文革的特殊情况,对关锋免予起诉,维持了开除党籍决定不变。 八、晚年生活,焕发学术青春 邓力群曾对与关锋同时被打倒的王力建议说:“杜绝人间往来,闭门读书,甘于寂寞,但是要研究一点问题”。估计,这也是中共中央对关锋的要求。出狱后的关锋对文革往事采取“四不主义”,即“不看、不想、不谈、不写”。邓力群在回忆录中还把王力和关锋加以对比,最后指出“关锋后来确实是闭门读书、写作,成绩不小。”从1984年起关锋重新拿起笔来著书立说。1990年,关锋以古棣之名与夫人周英合作出了两部书,一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和法学发生学》,30万字;一部是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惠施思想及先秦名学》,40万字。与周英合作的140万字的《老子通》上、下册,1991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3年之后,以古棣为主编,戚文(即戚本禹——笔者注)为副主编的135万字的《孙子兵法大辞典》,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关锋尚未发表的文稿还有与周英合作有90万字的《孙子会通》;与戚文合作有《论语十日谈》、《论语今译和解说》姐妹篇,共约75万字;与周英还合作有140万字的《通假字典》,以上已定稿的,合计已是300万字。还有未完稿的有《庆云斋丛稿》——关于校勘、训诂和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等方面的稿子,日集月累,现约有80万字。关锋打算数年之后告一段落,并在此基础上再写几本专着,书名拟为《校勘学新论》、《训诂学新论》、《汉语语法学新论》、《音韵学新论》,等等。另外还有其他计划,如60万字的《论哲学》,10馀万字的《中国上古史大纲》,后者首章已在山东《哲学战线》上发表。约15万字的《赫拉克利特新探》,这是关锋唯一一部关于外国哲学家的专着,已完成过半,另《上古天文历法新探》正待杀青。60年代出的《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将会有新订稿。1991年版的《老子通》亦将会作出新的修订。 关锋的晚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再次焕发了学术青春,取得了极为可贵的成就。的确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关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文化革命殉葬品关锋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关锋等在中央文革接待室对同学的广播讲话 |
下一篇文章: “文革”中,靠捉刀起家的关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