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锋原名周玉峰,号秀山,1918年7月出生于山东北部与河北交界的庆云县。他的杂文曾常用“庆云”为笔名。1933年,他14岁时在庆云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担任中共乐县县委书记。1939年起改名关锋。1944年担任山东国民师范学校校长。1950年任中共山东分局理论教育处处长。两年后成为山东政治学校校长。1955年,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在山东成立。副校长为关锋。
发 迹
对于关锋的升迁而言,1956年是关键的一步:他被借调到中央政治研究室,从山东跨入首都。在政治研究室里,他与陈伯达、康生、胡绳、艾思奇共事。
1958年6月《红旗》创刊之后,陈伯达把关锋调入编辑部,不过,最先交给关锋的任务似乎与《红旗》本身的业务无关——要他编《思想理论动态》。这一内部刊物的第一读者便是毛泽东!半年后,关锋成为《红旗》编委。
关锋在编辑《红旗》之余,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据关锋自云,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短文《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向》,提及要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中国哲学史,受到毛泽东的注意,从此,得到毛泽东的垂青。
然而,关锋的真正发迹,则是和“文革”紧紧联在一起的。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推出姚文元的洋洋长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2月8日,陈伯达主管的《红旗》杂志推出戚本禹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以作为对《文汇报》的一种特殊的呼应。
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召见陈伯达、艾思奇、胡绳、关锋,讨论半年多以前在长沙尚未了结的为六本马列经典著作中文版作注之事。谈话中,毛泽东谈的更多的是哲学问题。随后,毛泽东提及了《红旗》杂志1965年第十三期戚本禹那篇《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提及了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说:
戚本禹的文章很好,我看了三遍,缺点是没有点名,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对戏剧界、历史界、哲学界震动很大,缺点是没有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一九五九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毛泽东这句定调子的话,毫无根据地把历史学家吴晗的剧作《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成了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而具有“政治敏感”的陈伯达迅速把毛泽东的这段话,转告给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炮制者江青。江青深知毛泽东那段话的份量,因而催促田家英尽快整理毛泽东的谈话纪要,并把消息转告张春桥、姚文元。
在整理谈话纪要时,田家英提出,不要把这段话写进去,因为它不符合事实,《海瑞罢官》与彭德怀没有关系。这个意见首先得到了胡绳的支持,艾思奇也表示同意,但唯有关锋不表态。回到北京后,关锋纠缠不休,非要把那段话写进去不可。经过一番周折,只好恢复。
关锋此举,使他开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