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ao >> 皋陶 >> 正文

 

皋陶其人

姓的愿望)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根据现有的刑法)而治者,吏习(官吏可墨守成规)而民安。今若变法,恐人心混乱,民众恃(倚恃)新法而上侵"。舜死,禹奉行严刑峻法,令皋陶修改刑律,皋陶不从,被谋害;另举刑官亦名皋陶,制定帝位家传之法,以及摘心、割鼻、挖眼、剥皮、腰斩、之刑。大禹悦,准备传位于儿子启;可各部落首领依以往惯例,公举皋陶。皋陶不幸早死,又公举伯益,最后位传于伯益。启在父亲的支持下,十几年一直在养兵蓄锐,如今他,遂以讨逆之名起兵,杀伯益以及推举者、家丁、百姓二十万人,夺得帝位。有扈氏反叛,亦被启镇压,又杀十万余人。自此,中国开始了"家天下"、人民受压迫的旧时代。
  【皋陶文化】
  “五帝、三王、皋陶、孔子,人之圣也。”(《》)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载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唐书.玄宗本纪》)。
  皋陶部落与尧舜禹等部落联盟,是华夏族的核心。尧舜禹时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中所体现的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即皋陶文化。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奠定起国家产生的基础。
  皋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圣火。
  皋陶,是华夏文明的奠基人。
  皋陶文化的精髓,“替天行道,惠民为本”、“天人合一,天由人意”、“勤政廉政,任人唯贤”、“以德治国,五刑五用”等思想观念,铸造了华夏民族之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长期生活在皋陶文化分布的区域及其文化氛围中,在儒家的典籍里,多有尊崇皋陶的论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论语.腾文公上》)。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赖孔子而传,赖孔子而开。皋陶文化为儒家所传,为儒家所承,从而发展为统治中国2000年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
  滔滔江河,皆有源头,儒学理论的许多重要观点都与皋陶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儒学的主流源头当是皋陶文化。中国的现代文化也是基于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变革而来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华夏民族之魂不会变。台湾女作家洪丽玉在《从〈皋陶谟〉里解读皋陶的智慧》一文中写道:“距离皋陶时代虽然非常遥远,但是皋陶的智慧并不因时空转变而落伍,反而随着文明进步而有提升的必要。因为物质生活改善的结果,却有让道德观念逐渐沉沦现象,每每令人感叹!所以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要注重治德修身,才能提高生活品质,充实生命意义。如何唤起人们的深思?《皋陶谟》为我们指引出一条反省的途径!”
  皋陶文化的核心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
  历代史籍记载:“帝舜三年,命咎(皋)陶作刑”、“皋陶造狱而法律存”、“《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由此可见,皋陶刑法是中国最早系统和制度化的刑法,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开端。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和西周的“九刑”或“吕刑”,都是从皋陶之刑发展而来。皋陶的“五刑”早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三、四百年,因此皋陶被尊为中国的“司法始祖”。皋陶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
  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辜。他执法公正,“决狱明白”,“听狱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主张以“法治”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强调君主、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为官者要具备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处理政务,大臣们就会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业就谋略实现。只有“知人善任”,举用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施恩惠于民。民心之安,取决于君、臣之德。“皋陶迈种德,德,乃降。”皋陶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 就是后人为纪念皋陶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由于皋陶卖力推行德政,身体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众宾服他,归附他,怀念他。从而开创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势。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评价皋陶:“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皋陶总揽朝政,谋划了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制度、习俗、文化等全方位的革新方案:兴“五教”,定“五礼”,设“五服”,创“五刑”,亲“九族”,立“九德”。这些重大举措全都付诸实施,建立了社会正常秩序,加强了部落、部族间的联系和融洽,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皋陶作耒耜,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禹治水,皋陶“功不在禹下。”《史记.殷本纪》引《汤浩》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皋陶佐禹治水,“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利用法律手段确保治水工程的胜利完成。乃于怀远涂山举行了治服水患的庆功盛典:“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夷的先民们不仅在农业方面先进于中原地区,而且在手工业中的制陶,生产工具的制造和金属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皋陶高明的谋划和鼎力辅佐,使尧舜禹时代出现了繁荣盛世,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随之,夏王朝就应运而生了。皋陶文化,是源于东夷的农耕和礼乐文化,涵盖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皋陶制造的长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皋鼓”。至今朝鲜仍有一种高脚鼓和小腰鼓,都是皋鼓之类。朝鲜也是东夷的一支,故亦有这种皋鼓。皋陶创制的古龠乐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国经过多年研究论证,终于解开了古龠斜吹的千古之谜。刘正国的古龠乐器和吹奏技艺被国家批准为专利。2001年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的“回响八千年”民间管乐音乐会,刘正国应邀担任客席独奏。他展示的古龠“斜吹”绝技,将自汉代失传了的皋陶古龠首次重现于大雅之堂。
  “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纪》)“繇(即皋陶),封之于皋,卒崩于皋。”(《钦定四科全书》)故六安古称皋城。皋陶墓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辞典》。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带。皋陶后裔聚集于封地和舒城、潜山、庐江、巢县、霍邱、怀远、灵璧、泗县、凤台、亳县,广布于全国各地,江苏省盐城市现有皋姓2000多户。
  皋陶英灵归宿之地的皋城子孙们,已把古皋城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并重修了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皋陶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皋陶其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