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ang >> 方鼎英 >> 正文

 

黄埔军校的六位政治部主任

及时赶到,才将事态平息下去。
  周恩来得知此事,即刻在电话里向廖仲恺作了汇报。随后又找到蒋介石,谴责了王柏龄殴打学员的行径。
  “恩来,此事我已知道了。王柏龄也太不成体统了,训教学生干吗要动手呢?太不象话了!”蒋介石见周恩来一脸怒气,只好陪着笑脸说:“我已经把他训斥了一顿.怎么能把旧军队的那一套带到革命军校来呢。”
  周恩来知道蒋介石在为王柏龄开脱,但该说的话必须要说,否则王柏龄的气焰会越发嚣张,这对军校的政治倾向将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王柏龄的作风是恶劣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所说的话。身为军校教授部主任,竟说出辱骂政治工作的话是十分不应该的,也是十分错误的,其影响是很坏的!”
  “恩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吧。我经常说三民主义同志与共产主义同志应该是亲兄弟,要不然怎么能打倒军阀,完成国民革命呢?”蒋介石收起笑容皱了皱眉,看了周恩来一眼,接着说道:“这样吧,我要王柏龄很好地反省,并向被打的学员道歉,以后凡是不利于两党团结的话要坚决制止;在管教学员问题上也要注意方法。”
  “那好,我希望在军校此类事情今后不要再发生。”
  望着周恩来远去的背影,蒋介石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十分佩服此人的聪明才干,以及任劳任怨、工作踏实的作风;而另一方面却又对不能拥有此人、为我所用感到十分惋惜。他心里清楚,一但国共两党成为敌人,周恩来将是十分可怕的对手。
  对此,一位当年的黄埔学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加拿大写回忆录时,也曾发出过这样的一番感慨:蒋介石要是能得到周恩来的辅佐,那么,国共之间的历史将有可能是另一个局面。
  由于周恩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待人态度以及广博的才学、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加之自身干练洒脱、仪表庄重,服饰整洁,使得他在不长的时间里,赢得了军校广大师生的敬重和爱戴,连蒋介石最忠实的右派学员也对周恩来满怀敬畏。
  对国民党右派师生,周恩来并不要求他们认识和理解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只是让他们看到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用国民革命和爱国主义的最低纲领来团结、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此基础上与共产党人合作。所以,这些国民党右派师生也都很愿意亲近周恩来,听从他的意见,胡宗南就是其中之一。
  胡宗南是通过周恩来编写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简要讲义》与周熟悉起来的。在读这本讲义时,胡宗南感到新来的政治部主任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强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志,这与他当时的思想情绪是相通的。于是,胡宗南就常常到周恩来的宿舍去请教和看望他。周恩来也因势利导对他讲了许多自己的认识、看法和感受,使胡宗南既感激又钦佩。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十分友好。后来,当周恩来担任黄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时,胡宗南作为第一军的下层军官,还经常抽空跑去看望周恩来,讨教时事问题。
其实论年纪,胡宗南还大周恩来两岁
。在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驱逐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时,胡宗南不避嫌疑,前去为周恩来送行。周走后,胡曾感叹地对人说:“周恩来是一个非常人物,校长失去了这样一个人,真是太可惜了!”随后又说:“再过几十年,你们才会明白我这话的意思。”由此可见,他对周恩来是十分了解而且充满敬意的。
  1924年10月下旬,黄埔学生军在平定了广州商团的武装叛乱后,便着手准备向盘踞在东江的叛匪陈炯明部队开刀。仗着有5万多人的军队,靠着帝国主义的军火接济,陈炯明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他与广东革命政府相抗衡,随时威胁着广州的安全。1925年2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将新组建起的黄埔学生军投入东江战役,彻底消灭这股叛军。为保证战役的胜利,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周恩来被任命为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协助蒋介石、加伦将军在前线指挥作战。这样,黄埔军校政治部一职便暂时由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卜士奇挂名.

 第一次东征前夕,军校成立了一个《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组织。这个组织是由第一期共产党学生蒋先云、李之龙、杨其纲、陈赓等人发起的,并得到党代表廖仲恺和校长蒋介石批准同意。蒋介石还为该组织亲笔起了一篇《组织发起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序言》,他在文章里热情评价了成立青军会的革命意义,呼吁青年军人都来参加这个组织的革命活动。因为在他看来,青军会的核心是黄埔,而黄埔的核心则是他蒋某人。他可以通过这个组织,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甚至集拢所有在粤军校的学生,使这股强大的力量为己所用。
  青军会在创建和成立初期,的确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其主要领导人既有蒋先云、周逸群、陈赓这些公开的共产党人,也有曾扩情这样立场比较中立的分子,更有像贺衷寒那样的国民党员。所以,青军会初创时期各派的想法都比较简单,只是想用这个组织来团结在粤的青年军人,削弱军阀派系势力,共同打倒反动军阀陈炯明。
  然而,随着青军会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中共党、团员的不断加入。特别是共产党人又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于是,广州的国民党右派分子惊叫起来“青年军人联合会是共产军!”而青军会内部也由于国民党右派学员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与共产党学员达不成一致意见,便感到青军会已被共产党所把持。加之王柏龄等国民党右派分子在一旁居心叵测地煽动挑拨,贺衷寒等国民党右派学员便愤然地站到了青军会的对立面上,又成立了一个“孙文主义学会”,专门与青军会公开唱对台戏。
  由此,两派学员常常因政治观点相异,争辩问题时,由动口发展到动手,甚至大打出手。在黄埔时期,两派学员曾爆发过三次集体群殴事件,以至于许多年过后,一些黄埔老人谈起当年打群架的情景还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周恩来随东征军出发后,军校政治部便由第一期毕业学员,共产党员李汉藩、杨其纲、李默庵三个科长负实际责任。卜士奇虽然挂名军校政治部主任,但他是鲍罗廷的翻译,工作较忙,很少到军校来。周恩来在军校时,政治部的威信很高,任何人都不敢小看。现在周恩来暂离军校,主持政治部的不过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几个黄毛小子,孙文学会分子认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方鼎英,熊雄,邵力子,周恩来,邵元冲,戴季陶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黄埔军校的六位政治部主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