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埔军校的六位政治部主任
|
政治部的领导工作。”蒋先云先开了口,随后转向李之龙:“具体意见请之龙兄谈谈吧。” “党代表,你乃军校之慈母,这是全校师生公认的。政治部是你的参谋部,主任则是你的参谋长。然而,现在的政治部却象个三不管部。”李之龙来军校前,毕业于烟台海军军官学校,1921年底加入中共,从事过工人运动,后又受中共中央委托担任苏俄顾问鲍罗廷的英文翻译。此人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极善言辞。他一边说,一边搬着手指:“一不管学员,不抓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这对培养学员的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是极为不利的;二不管教官,从不研究政治课程教案,政治课程讲授的是封建儒家的理论道德;三不管组织建设和生活,对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极不明确,政工人员整天无事可做。” 说到这,李之龙犹豫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为什么政治部成了‘三不管部’呢?主要原因是现任的邵主任象个封建官僚,以为是来做官的,不是来革命的!” 话说完后,二人紧张地注视着廖仲恺,等待着他的反映。 廖仲恺陷入了沉思,在房间里慢慢地踱步,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之龙同学,你说完了吗?”“说完了。党代表,此话是否说的不妥?” “不!说得很好!一针见血,很有见地!我为能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孙总理在开学典礼讲话中就说到,辛亥革命十三年了,为什么国家还是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其原因就是如此啊!” 稍停片刻,他又接着说:“政治部的工作未抓好,我有责任,我接受你们的批评。这样吧,我明天和蒋校长、加伦将军商议一下,请中共方面推荐一位同志来出任政治部主任。怎么样?” “那太好了,”蒋、李二人异口同声地说:“党代表,我们代表全校师生谢谢你,是你最了解我们的心愿。” 就这样,邵元冲的代理政治部主任不出一个月,就被撤换掉了。他由此与国民党右派搅在一起,于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参加了所谓的“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公开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其后,他成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1936年12月,他应蒋介石电召随其入陕,适逢西安事变,被乱枪打伤,两天后在医院死去。其实,这也怪他惊慌失措。当夜,张学良部包围西京招 待所后宣布,只是暂时扣留,不会伤害他们,希望大家不要反抗或逃走。邵元冲本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其他人都没动,唯独他跳后窗逃跑,结果被士兵一阵乱枪击中。 充满魅力的周主任 廖仲恺与校长蒋介石、苏俄顾问加伦将军商议后,决定请中共方面推荐一位适当的人选,并建议,如周恩来能接任政治部主任一职,那是最好不过的。 廖仲恺此前从未与周恩来打过交道,为什么却对周恩来信任有加,而且极希望由周恩来主持军校的政治工作呢?这就涉及到中共早期党员张申府。 早在黄埔军校刚开始筹建时,中共早期重要人物张申府从德国回国。陈独秀、李大钊为表示中共对办军校的诚意,便推荐张参加军校的筹备工作。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人物,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动议,就是由他和陈独秀、李大钊3人酝酿产生的。他在北京介绍了中共“一大”代表张国焘入党;在法国介绍了周恩来入党;以后他和周恩来又成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并担任了中共旅欧支部第一任书记。 张申府到黄埔后,任军校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当时没有主任),成为廖仲恺的得力助手。廖对他十分信任,大事与他商量,弄得蒋介石很是尴尬。于是蒋处处找岔子与他过不去。 国共合作后,广州的革命气氛十分浓烈,国民党各部门都极缺干部,因而廖希望张申府能推荐一批在国外学习的优秀人才来军校和其它部门工作。于是,张开出了一个15人的名单交给廖,其中第一名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人才出众,品德高尚,实为人中龙凤。”张申府告诉廖仲恺:“此人如能来军校辅佐你办学,定能把军校办得有声有色,使之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 廖大喜,点点头说:“对此人的才干,我也有所耳闻。王京歧从法国来信向孙总理推荐他。(国民党)旅欧支部的建立他在中间起了重要的作用。张兄,烦请你赶快写信叫他回国,国内一样可以大有作为。”后来,军校筹备工作结束,张申府因不愿与蒋介石共事而辞去了政治部副主任的职务。 10月的一天早晨,黄埔军校学员列队来到码头,欢迎新到任的政治部主任。 小汽艇靠岸后,新来的政治部主任在廖仲恺的陪同下,健步走上石阶。他身着灰色军服,头戴大檐帽,浓黑的剑眉下,一双黑亮的大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便是年仅26岁的周恩来。学员们见新主任如此年轻英俊,而且又是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共产党人,无不感到惊讶和钦佩。 接到张申府的信后,周恩来不日便起程回到国内,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从事工人运动,同时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这次,他受廖仲恺特意聘请来黄埔。 廖仲恺向欢迎的学员们介绍说:“同学们,今天我特意聘请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周恩来同志,充任本军校政治部主任,大家欢迎吗?”学员们报之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向大家行军礼后,高声说道:“同学们,我一踏上祖国南方革命之城广州,就犹如海外赤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同学们来黄埔学军事,这是中国革命的需要。我今天也来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学习军事,就更加高兴了。让我们为打倒军阀、列强而奋斗!”队列中再次报之热烈的掌声。 周恩来到职后,将军校政治部从广州市区迁上岛,并着手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开革命风尚,除陈腐污垢,使军校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方鼎英,熊雄,邵力子,周恩来,邵元冲,戴季陶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黄埔军校的六位政治部主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原黄埔军校教育长--方鼎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