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八十八岁所绘 东方朔偷桃图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拓片
■ 齐鲁名人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本报通讯员 刘在军 于礼先
8月底,在东方朔故里陵县,记者一路探访“智圣”遗迹。时隔两千多年,东方朔音容旧踪已经模糊,独留古冢青青,默默无语。然而,在民间佳话中,东方朔其人其事,仍旧鲜活灵动。2007 年,《东方朔民间传说》已被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如悬珠 齿如编贝——两人扛的自荐奇书
东方朔(公元前161年—公元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在《史记》和《汉书》中,对东方朔都有独立成章的传记记载。
东方朔在历史长河中的出现,以他名垂青史的自荐书为开端。 据《史记》 记载,汉武帝即位初年,征诏天下贤士,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诏。东方朔的上书与众不同,他上交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他提出的治国、外交、安边等完整建议,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其中,史料全文记载了东方朔的一封“自荐信”,其个性样貌,可见一斑。经学者译成今文如下:
“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
“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这样的自荐信,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要赞叹作者的自信和勇气。汉武帝读后也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
不拘小节 放浪奇士——朝廷中的隐居者
被诏入朝廷的东方朔,在政治上却未能大展宏图。据陵县文史研究者赵春万介绍,汉武帝时,朝中官员分两种——政务官和中朝官。前者辅佐皇帝料理国家大事,后者为皇帝的生活服务,东方朔始终属后者之列。
在电视剧《东方朔》中,东方朔的扮演者程前认为,东方朔是个“笑中带泪”的人物,他依靠诙谐吸引汉武帝注意,表达自己治国安邦的愿望。通过史书记载,可以窥见,东方朔博学多识,聪明过人,性格开朗豁达,举止幽默滑稽。在汉武帝大兴土木,建造上林苑时,东方朔也曾上书劝阻,汉武帝虽然赞赏其胆识,最终却未采纳其建议。
在权贵云集的朝廷,东方朔更像一位隐居者,他“大隐于朝廷”的思想在著述中有所体现。在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刻画更多的是东方朔机智过人的人格魅力,和不拘一格的洒脱性情。
史料中记载的一则小事,将东方朔的个性展露无遗。一天,大伏酷暑,汉武帝下诏官员到宫里来领肉。等了好久,分肉的官员还未来,东方朔就自己拔出剑割了一大块肉,并对同僚们说:“大伏天,肉容易腐烂,大家快快拿回去吧!”自己扬长而去。
第二天,汉武帝对东方朔说:“昨天赐肉,你为何不等诏书下来,擅自割肉归家,这是为什么?你要自作批评!” 东方朔说:“东方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未分,怎能领尝?拔剑割肉,举止豪爽。割肉不多,还算谦让。拿给细君(妻妾),情谊不忘。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汉武帝听后说:“要你自作批评,倒表扬起自己了!”又赏赐给他酒一石,肉一百斤,他都拿回家去孝敬老婆了。
心胸旷达 “瞎驴变先生”——爱民如子的佳话
东方朔真性情的流露,令他不惧嬉戏权贵近臣,同时也决定了他是朝廷中的“异类”。史书记载,一次东方朔喝得酩酊大醉,在大殿上小便,被下诏罢官,贬为庶人。东方朔的故事却不止于此,在民间传说中,他依然活跃。
相传东方朔被贬后,仍然整日无忧无虑。一天他在街上,见一对盲人夫妻抱着棍子为人推磨,就立在一旁听二人拉呱。
那女的说:“听说东方朔爱民如子,可为何被贬了呢?” 男的接话说:“贬就贬了吧,他娘的再怎么爱也不能把咱瞎驴变成先生。”东方朔虽然挨了骂,心里却十分体恤:盲人地位很低,为了活命,不得不做牛做马为人拉碾子推磨,应该为他们谋条生路。
东方朔搭腔表明身份,盲人夫妇忙跪地求饶。东方朔说:“你认打还是认罚?认打就挨我五十磨棍,认罚就到我府上干活。” 盲人表示:“愿意认罚!”
于是,盲人每天按时来到东方朔家,东方朔不打也不骂,只是让他用手摸着八个用木条钉成的字一天到晚地念,到饭时还管饭。盲人很聪明,没几天就学会了摸字。东方朔善阴阳之道,又教授他们八卦口诀。盲人明白了,大夫要教他算卦!就这样,他成了东方朔的第一个徒弟。从此很多盲人学会了算卦,有了谋生的出路。
明朝年间,方士文化兴盛,算卦占卜者尊称东方朔为祖师爷。每到农历三月三,盲人们自四面八方赶到朔庙、朔墓朝拜,并曾捐铸一只特大的香炉。香炉室内安置不下,于是放置在朔庙前,名之曰“香炉大其庙”,取意:身卑风格高,庙小香火盛。
瑰宝“颜子碑” 饱经沧桑——续写历史传奇
朔庙和香炉如今踪迹难觅,在陵县寻访东方朔,最真实可触的遗迹,是一块经世流传、高大古朴的“颜子碑”。这块碑由颜真卿所书,名为《东方朔画赞碑》。
颜真卿曾在平原郡(今陵县)出任太守,这块“颜子碑”书写于公元754年,今属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此碑“四面三体”——四面刻字,篆、隶、楷三种书法字体集中在同一块碑上,是颜真卿遗世的书法瑰宝。 宋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