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七律长征》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律  长征〉〉,共1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地位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
2、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a、理清本诗结构
b、揣摩关键字词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领会红军长征在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以及领会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概括写法。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据新《大纲》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再老师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录音磁带、电影等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3、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诗文不长,但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教学上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及层次划分。第二课时,通过学习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
本课按“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学习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
1、引入新课:放有关长征的歌曲引入。
2、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使学生感知课文。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3)同学合作,正音释义。
正音——律(lu) 磅礴 (pang bo) 崖(ya) 岷(min)
释义——等闲:平常,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翻腾,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开颜:欢悦
(4)师生互动 
a、理解全诗内容及层次划分理解本诗内容,采用读读议议的方法,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完成。
b、分析本诗结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3、反馈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授,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解答课后探究练习一,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朗读七律诗的要求:注意音节停顿、重音及韵脚,还要领会作者写此诗的目的及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5、布置作业
(1)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
(2)给本诗作画。
附: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首联:全诗总纲,提出中心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河为代表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后的喜悦

 

 

 

相关人物

白崇禧   江青   蒋介石   周恩来   朱德   陈独秀  陈延年  陈伯达  邓小平  邓颖超  邓演达  邓中夏  傅作义  范文澜  费孝通  关向应  华建敏  胡志明  黄复生  黄飞鸿  黄励  何香凝  李大钊   刘少奇  刘志丹  刘胡兰  李立三  雷锋  雷洁琼  毛岸英  毛岸青  宋庆龄  宋美龄  宋子文  杨靖宇   张国焘  张浩

相关文章

毛泽东初访苏前我方与国民党特务的生死较量 沁园春.雪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音过程 新闻两则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愚公移山分析  长征分析    毛泽东生平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2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3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4   毛泽东诗词   念奴娇 井冈山   沁园春 长沙分析   卜算子 咏梅   七律(二首) 送瘟神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水调歌头 游泳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西江月 井冈山   虞美人 枕上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雪   取象雄健韵味独特——《忆秦娥·娄山关》评析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游泳   念奴娇 昆仑   毛泽东诗词选序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 黄鹤楼/井冈山(毛诗)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主席日常开支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正式挎枪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毛泽东简介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毛泽东身边“录音事件”始末   毛泽东让竺可桢管天   毛泽东老舍促膝长谈:满族了不起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