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毛泽东初访苏前我方与国民党特务的生死较量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也急需得到外部的支持。为了使新生的革命政权能尽快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毛泽东决定出访苏联,以求得“老大哥”的支持。

  共和国最高领袖首次“出洋”,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而国民党“保密局”也闻风而动 。双方在中苏铁道线上展开了一番生死较量。

  (一)

  1949年12月初,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入冬后第一场暴风雨骤然袭击台湾岛。

  当时,身穿烟灰色中山装的蒋介石,刚偕夫人从台北市中正路的小礼堂做完晨祷,回到士林官邸家中。

  “砰砰”,外面响起两声轻轻的敲门声,侍从室主任俞济时推门进来:“校长,‘保密局’毛局长来了,说有重要情况报告。”

  “唔?”蒋介石一愣,恍过神来,沙哑著嗓子道:“叫他在客厅等著。”

  “校长!”毛人凤见蒋介石从内室走出,立刻两腿一并,敬了个军礼。

  “我叫你了解的情况摸到了吗?嗯,坐,坐吧!”蒋介石说著先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已经搜集了。”毛人凤点头答道。他打开身旁的公文包,取出一份盖著「绝密”字样的卷宗,毕恭毕敬地双手递过去,心里很得意。

  谁知,蒋介石只看了一眼,面色顿变,“啪!”把卷宗往桌上重重一摔,“这就是你搞的情报?简直是下地狱的催命符。娘希匹!”

  “校长请息怒。”一旁的俞济时见蒋介石稍稍平静了一些,忙趁势将他扶坐在沙发上,又暗暗向毛人凤使了个眼色道:“毛局长,校长是问你有没有中共上层与苏俄接触之情报。”

  “啊?有,有!”毛人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蒋的火发在这里。忙小心翼翼地说:“校长上次指示之后,学生当即作了安排,命令大陆各情报站和‘敌后潜工’加紧侦察,昨天夜里,北平独立潜伏台已有重要情报发来。”毛人凤拿出一份电文,声调平平地念起来:“据可靠情报,中共毛泽东将于本月下旬出访苏俄,与斯大林秘密会谈,详情待报。”

  “嗯,这个情报还可以。”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想了想,欠起身伸出右手朝毛人凤指点道:“你以我的名义发个电报,给予北平独立台褒奖,同时令他们迅速查清毛泽东这次出访的随行人员及出访时间、路线、方式,从速报来。”又扭过头来对俞济时命令:“立刻通知有关人员到我这里来开会,绝不能让毛泽东此行成功!”

  (二)

  新中国的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保卫局局长杨奇清,捧著一杯茶水走进办公室,他的神态有点疲惫,眼里布满了血丝。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制定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的警卫方案。

  “叮铃铃——”办公桌上的电话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来。

  “喂,奇清同志吗?马上到我这里来一趟。”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淮安口音在静静的晨曦里显得特别响。

  “是!”杨奇清猛地一个激灵,睡意顿消。十分钟后,他来到中南海西花厅,站在周恩来面前。

  “奇清同志,急著请你来是因为出了一件大事。”周恩来面色严峻,声调低沉地说,“你先看看这个。”他将办公桌上一份盖有大红“绝密”字样的卷宗翻开,抽出一张机要电话记录递过去。

  杨奇清接过,一目十行地急速看著,而后又不相信似的瞪大眼睛,一字一句地看了一遍,抬起头吃惊地叫道:“这是真的?”

  “嗯。”周恩来不容置疑地点点头,“这是刚接到的中央军委紧急报告,昨天夜里他们的一个监听台收到的。很明显,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已经掌握了主席即将出访苏联这一重大政治情报。”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更显出沉甸甸的分量:“这后果意味著什么,我们都清楚啊!”

  “能不能请主席暂缓出访?”杨奇清想了想,慎重地说,“现在离预定日期只有十多天了,万一破不了案,就太危险了。”

  “是啊,”周恩来深有同感地点点头,顿了顿又轻轻摇摇头说:“恐怕是不可能了。”

  杨奇清闻言,眉头锁得更紧了。他沉思片刻,抬起头,毅然决然地说:“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在主席出访前拿下这个案子!”

  (三)

  映著皑皑白雪和莹莹月光,公安部院内那片空地如同白昼一般。政保局的小会议室里炉火正旺,红红的火苗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围著火炉坐著本案侦破小组的十名虎将李广祥、苏宇涵和曹纯之等人。他们都是公安部和北京市局多年从事侦察工作、富有经验的中层领导。此刻,一个个双眉紧蹙,沉思默语。

  这起案件的侦破难度确实太大了。时间紧、任务重不说,最令人头疼的是没有任何线索。军委提供的材料仅仅是一张监听记录,上面只有敌电译文:“货已收到,成色佳,老板极为满意,特此褒奖。望继续发货。”其内在含意也无非是毛泽东访苏情报之事,并无任何有利破案的实际价值。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资利用的情况了。从在周总理那儿领受任务,至今已是两天过去了,敌特的踪迹一点也没有发现,大家不免焦急起来。

  半晌没有说话的杨奇清清清嗓子,若有所思地开口道:“从潜特能够较快而准确地发出中央领导人的动态情报,以及军委监听台提供的情况来看,这个潜伏电台应该就在北京,大家看可不可以这样说。”

“嗯,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曹纯之接口道,“年初我们抓获国民党华北督导组少将组长傅家骏后,倒是交待过,北京解放前夕,毛人凤曾亲自布置过一个神秘的北平独立潜伏台,采用的是被美蒋称为‘万能台’的一种新的组建潜台形式,直接受毛人凤指挥。更多的情况他也不知道。这个潜伏台至今也没有被摧毁。”

  “这就是了。”杨奇清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两口,继续说:“这个潜伏台的活动十分嚣张,但是它要活动就离不开经费。从目前情况看,由海外汇款的可能性较大。而我们根据前一阶段肃特以及秘密途径提供的情况,已经掌握了特务机关汇款的地址‘香港九龙界限街41号大光明电影公司’和特务机关化名的寄款人‘王有智’。现在只要我们采取侦察手段,找到特务经费收款人,再从那里打开缺口,顺藤摸瓜,就一定能够抓住狐狸尾巴。”

  兵分两路,查找收款人和特务电台的工作紧张地展开了。

  曹纯之根据天津市公安局提供的情报,查出特务经费的收款地址是“北京和平门外梁家园东大院甲7号沈宅转”,收取人是“计爱琳”。随后又从北京市公安局户籍科调来全市户籍卡片底册,经查阅和向当地派出所民警了解,和平门外梁家园东大院甲号沈宅的户主叫沉德干,是个商人,系北京中华煤炭公司经理。沉德干的妻子叫计玫,与沉德干同住的有岳母计赵氏及妻妹计南。而“计爱琳”即是沉德干的丈母娘计赵氏。但计赵氏并不掌握、使用这笔经费,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实际经费收取人应该是沉德干的小姨子计南。

  (四)

  月份牌一天天翻过去,距毛泽东主席出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经过对计南的周密调查,发现她有个弟弟叫计兆祥,曾在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北平绥靖总队当过上尉报务组长。接著,又通过审讯在押的绥靖总队报务员了解到,北京解放前夕,计曾向他们透露过,1948年底他接受绥靖总队总队长陈恭澎布置的潜伏任务,1949年初改受“保密局”毛人凤直接领导,还有一部电台潜伏在王府井一带。同年3月,当时尚未被捕的报务员还看到计兆祥带其怀孕的妻子到医院去做检查。因此可以断定,计不仅与我们要找的电台有关,而且很有可能并没有离开北京。

  与此同时,电台搜索的结果也有了新的进展。根据军委情报部门提供的潜伏电台频率、波长等技术资料,以及发报的习惯时间、手法特点等,经过反覆仔细地测向分析,测得潜伏电台的位置就在距王府井不远的南河沿磁器库南岔道一带。

  杨奇清立即指示北京市公安局配合专案组,对南岔道一带的居民户口展开全面调查。经梳理发现,南岔道7号住户计旭疑点较大。

  正在这时,曹纯之又打来电话,报告说计南已有活动,从天津取款后立即打电话与人联络。杨奇清派人一查,计南打的那个电话号码正是计旭的私人宅电。

  为了弄清计旭的真实身份,专案组调来了北平和平解放时完好保留下来的全市敌伪档案,大海捞针似地梳了一遍,终于在一张发黄的表格上发现了计兆祥的照片,同计旭一核对,完全一样。这个狡猾的狐狸尾巴终于被抓住了!

  计旭与计兆祥确实是同一个人。此刻,他正把自己关在家中的密室里,对著一盏昏黄的孤灯,心神不安地来回踱步。

  作为美国教官亲自训练出来的“全能”特务,他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今天发生的那些事情,使他预感到自己的行动已被共产党察觉了。

  今天近黄昏时,计兆祥像往常一样关上密室的门,从天花板上搬下电台,戴上耳机还没摁几下摁键,突然停电了。还没等他转过神来,电灯又亮了。他摘下耳机,点燃一支烟猛吸了两口,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赶紧藏好电台,找出一支电筒,压了压怦怦直跳的心口,装著没事的样子走出院门,看看四下无人,用电筒往新换的那段电线上一照,只见接头处新装了一个小巧的闸刀。顿时,他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制造电源瞬间中断是最简单的电台测向搜索方法。

  计兆祥很快通知姐姐计南赶到他家。他将一本用油纸包著的书,交给计南,再三叮嘱她要亲自送到台湾。书里用化学药水写著情报。计南走后,计兆祥也想逃跑,结果被埋伏的公安人员抓个正著。而正欲逃跑的计南很快也在前门火车站候车室被抓获。

  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和曹纯之来到了侦破现场。李克农仔细地察看了现场和各种特务证据,然后,来到计兆祥面前。李克农对计兆祥和颜悦色地说:“你不要怕,我今天来,是看你计兆祥发报技术的。就用你这架电台,使用你原来的手法,呼叫台湾‘保密局’毛人凤。我说话,你发报。你看如何?”

  李克农向计兆祥口述发报内容:“毛人凤,由你精心策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潜伏的‘万能台’发报就那么几次,就被我们侦破了。我们有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有千百万群众参加的强大的反特力量,你们的阴谋是永远也不会得逞的!”

  (五)

  两天后,还是前门火车站。

  正午的太阳高悬在空中,灿烂的阳光照得冬日的京城暖烘烘的,火车站周围站著全副武装的中央警卫团战士和便衣公安干警。


  一支由轿车、吉普车组成的车队鱼贯而来,径直驶上站台,在专列前戛然而止。毛泽东主席从当中一辆黑色苏制“吉姆”轿车里走下来。他的身旁是前来送行的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罗瑞卿、杨奇清以及铁道部长滕代远等,及警卫、随行人员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毛泽东等一行在站台上缓缓地走著,边走边低声商谈工作。来到车厢门口,他仿佛想起什么,停下脚步转回身对罗瑞卿等人招招手,微笑著用带浓厚的湖南口音说:“罗长子,听恩来说你们把国民党的那个么子‘万能潜伏电台’破获了,不错嘛!”

  毛泽东点点头,望著伸向远方的铁轨,缓缓地说:“还是那句老话,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么,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毛泽东踱了两步,又说:“这就是阶级斗争。革命的人民如果不对反革命实行专政,政府就会被推翻,人民就会遭殃,所以么……”他用夹著香烟的右手有力地一挥,“必须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叮铃铃……”站台上响起了开车铃声。

  “唔,好,好。”毛泽东应了两声,与送行的领导同志一一握别,而后登上专列,稳步走进中间的车厢。片刻,他把身子探出窗外,不断向站台上的人们摆著手。

  “呜——”列车一声长鸣,缓缓地启动了。

  专列,准点发出……

 

 

 

相关人物

白崇禧   江青   蒋介石   周恩来   朱德   陈独秀  陈延年  陈伯达  邓小平  邓颖超  邓演达  邓中夏  傅作义  范文澜  费孝通  关向应  华建敏  胡志明  黄复生  黄飞鸿  黄励  何香凝  李大钊   刘少奇  刘志丹  刘胡兰  李立三  雷锋  雷洁琼  毛岸英  毛岸青  宋庆龄  宋美龄  宋子文  杨靖宇   张国焘  张浩

相关文章

毛泽东生平介绍   新闻两则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音过程  沁园春.雪   愚公移山分析  长征分析   沁园春 长沙分析    毛泽东生平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2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3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4   毛泽东诗词   念奴娇 井冈山   卜算子 咏梅   七律(二首) 送瘟神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水调歌头 游泳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西江月 井冈山   虞美人 枕上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雪   取象雄健韵味独特——《忆秦娥·娄山关》评析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游泳   念奴娇 昆仑   毛泽东诗词选序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 黄鹤楼/井冈山(毛诗)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主席日常开支   毛泽东简介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正式挎枪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七律长征》说课稿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毛泽东身边“录音事件”始末   毛泽东让竺可桢管天   毛泽东老舍促膝长谈:满族了不起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