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2

(1931-1940)

1931年1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员在江西瑞金合影。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1931年

    1月7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举行,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未出席会议)。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扶持下进入中央政治局。

    4月至5月,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7月至9月,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

    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苏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上受到排挤,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

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题词(1950年12月29日)

    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1932年

    1月,到江西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

    3月,红军攻打赣州失利后,停止休养,赶赴前线指挥。

    4月15日,发表《对日战争宣言》。

    5月9日,同项英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反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

    6月,同朱德指挥红一、红五军团从闽西回师赣南。

    10月,在江西宁都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会后,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前往福建长汀养病。

1936年,毛泽东和他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在保安。

1933年

    1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2月上旬,中共临时中央全面推行 “进攻路线”,清除毛泽东积极防御路线在中央根据地的影响,开展了所谓反“罗明路线”的斗争。

    5月30日,同项英等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

    6月1日,同项英等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

    8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作《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

    10月,写《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成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11月,先后在兴国县长冈乡和上杭县才溪乡调查,写出《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

1934年

    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1936年在东征时期

    同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继续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6月19日,同项英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华北宣言》。

    7月15日,同项英等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10月18日,傍晚,带领警卫班离开于都城,踏上长征的路途。

    11月底,湘江之战中红军遭受惨重损失。30日,随军委第一野战纵队渡过湘江。

    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上,力主红军放弃原定向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被采纳。

1935年

毛泽东手迹
——联系群众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实际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3月,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月至5月,同周恩来等指挥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6月15日,同项英等发表《为反对日本并吞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

    6月,率红一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会合。不久,即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分裂主义进行斗争。

    10月19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保安吴起镇。红军胜利完成长征。

    12月,出席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2月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阐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
1936年

    1月25日,同周恩来、彭德怀等二十位红军将领联名发出《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提出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具体办法,建议互派代表共同协商。

    2月至5月,同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渡黄河东征。

1936年,毛泽东同参加井冈山斗争的
部分负责干部在陕北合影。

    3月,向南京当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五点意见。

    6月1日,同朱德发布关于救国救民的主张二十条。

    6月12日,同朱德发布宣言,对“两广事变”表示支持,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纲领。

    7月至10月,在陕北保安多次会见美国记者斯诺,回答他提出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8月10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关于国共两党关系和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

1937年春,与贺子珍在延安



    8月25日,起草《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一致抗日。

    12月7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2月中旬,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分析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往西安参加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12月,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

    1月13日,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驻延安。

    2月9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和通过《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国策、四项保证。这个文件实际成为国共合作谈判的纲领。

    3月,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回答她对中日战争与西安事变提出的一些问题。

1937年4月在延安机场

    4月至7月,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辩证法唯物论,其中的两节后来整理成《实践论》和《矛盾论》。

    5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7月23日,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提出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方针、政策。

1937年,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秦邦宪在延安。



    8月22日至25日,出席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阐明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任新组成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

    8月25日,同朱德、周恩来联名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随后,指导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11月12日,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对统一战线和国共关系的意见。

    12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发言,针对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重申和坚持了洛川会议确定的方针政策。

1938年春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38年

    春,作出八路军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决策。

    5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

    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讲演。全面分析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的总方针。

    9月14日至27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长篇发言。

1938年在抗大讲演

1939年,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



    9月29日至11月6日,出席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会议批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

1939年

    2月2日,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号召自己动手,克服经济困难。

    2月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作《反对投降主义》的讲话。

    4月下旬,写《五四运动》一文。

    5月4日,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

    7月至8月,多次作报告,谴责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磨擦,呼吁继续团结抗战。

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1957年)

    9月16日,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谈话,重申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磨擦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

    10月4日,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12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12月21日,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编印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同月,与人合作撰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2月至次年3月,领导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

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1957年)

1940年

    1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3月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指示,提出实行“三三制”。

    3月11日,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思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1954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5月4日,起草中共中央致东南局和新四军的指示,强调必须放手扩大军队,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指出要采取斗争的方针,“应付可能的全国性的突然事变”。

    6月下旬,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分析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抗战的影响,指出:既要警惕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突然事变,又要力争时局好转。

    11月,起草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何应钦、白崇禧《皓电》的电报(《佳电》),明确驳斥《皓电》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无理指责。

    12月,同从前线回来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谈话,强调干部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性。
 

(1941-1950)

1941年

    1月上旬,皖南事变发生。

    1月20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对新华社记者发表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严正提出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条办法。

    5月1日,审阅改写的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发布,规定边区政权建设贯彻“三三制”原则。

    5月8日,起草《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的党内指示,提出“以打对打,以拉对拉”和争取中间派的策略思想。

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
时给干部作报告



    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阐明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8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9月10日至10月22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

    9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组长的中央学习组。

    秋冬,先后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党的历史文献集。

1942年5月,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

1942年

    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

    2月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话。

    5月,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作结论。

    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论述精兵简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12月,向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提交《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长篇书面报告,论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

1943年

1943年12月9日,毛泽东和陈云、林伯渠
参观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



    3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定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5月26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

    6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

    7月1日,致信康生,指出“防奸”工作应调查研究,分清是非,教育群众,反对“逼,供,信”。

    7月12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质问国民党》的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一期间召开的会议,批评王明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会上多次发言并作小结。

    12月,为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题词“实事求是”。

1944年11月,毛泽东、朱德在延安会见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

1944年

    4月12日和5月20日,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和中央党校第一部作关于学习和时局的讲演。

    5月15日,通过在西安同国民党代表谈判的林伯渠,提出由他起草的作为谈判具体内容的意见书。意见书就关于全国政治和两党悬案问题,提出二十条意见。

    5月21日,在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被推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七中全会主席团主席。

    6月5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

    6月至8月,多次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和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国共关系等问题。

1945年在延安

    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10月31日,主持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震、王首道率部南下,“以衡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

    11月,和周恩来等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多次会谈国共关系,并达成五条协定草案。这个协定草案被蒋介石拒绝。

挥手之间——赴重庆谈判前同欢送的延安军民告别

1945年

    4月20日,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会议基本通过经毛泽东多次作重要修改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月23日至6月11日,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致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和闭幕词(《愚公移山》),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

1945年8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经过四十三天艰苦谈判,国共双方代表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书面政治报告。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6月19日,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7月,同国民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等六人就国共关系进行会谈。谈到通过民主“新路”,跳出政党、团体兴亡“周期律”问题。

    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8月13日,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提出对国民党实行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争取国内的和平与民主。

    8月28日,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0月10日,《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在重庆签署。11日,回到延安。

    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中国革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2月28日,起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1946年

1946年与儿子毛岸英在延安王家坪



    4月,撰写《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6月26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7月4日,作出南线野战军“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战略决策。

    7月20日,起草《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

    8月6日,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9月16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

    10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总结三个月战争的经验。

1947年3月转战陕北前夕



    11月18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

1947年

    3月18日,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开始历时一年的陕北转战。

    3月至8月,领导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中



    7月21日至23日,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用五年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解决的设想。在此前后,部署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渡过黄河,转入战略进攻。

    10月,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1月,将1933年起草的《怎样划分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重新印发给全党,以指导解放区土改运动正确发展。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
二中全会上做报告

    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即十二月会议),向会议提交《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和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948年

    1月1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决定草案。

    3月23日,结束陕北转战,东渡黄河,前往华北解放区。

    4月1日,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4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提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展生产、加强纪律性等几点意见。

    5月1日,致信李济深、沈钧儒,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宜先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北平
香山双清别墅看解放南京的捷报


    5月27日,到达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关于战争、建国、财经等问题的重要报告。

    9月至次年1月,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将国民党军主力聚歼在长江以北。

    12月30日,为新华社写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与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1949年

    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夺取全国胜利以及关于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3月25日,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

    4月21日,在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的情况下,和朱德联名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月15日至19日,出席新政协筹备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讲话。

1949年7月5日,毛泽东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一排左起,谭平山、章伯钧、朱德、毛泽东、沈钧儒、李济深、陈嘉庚、沈雁冰;二排左起,黄炎培、马寅初、陈叔通、郭沫若、蔡廷锴、乌兰夫;三排左起,周恩来、林伯渠、蔡畅、张奚若、马叙伦、李立三。



    6月30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7月4日,复电程潜,对程提出的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给予赞许,并对有关事宜作出安排。

    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致开幕词,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经他多次审阅修改的《共同纲领》。

1949年主持开国大典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持开国大典。

    12月5日,颁发《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

    12月16日,抵达莫斯科,首次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2月至翌年初,对和平解放西藏作出具体部署。

1950年,毛泽东在政协
一届二次会议上

1950年

    6月6日至9日,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交《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并作《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6月28日,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月上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0月8日,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援助朝鲜人民,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随后亲自指导了第一次至第三次战役。

    10月以后,发动和领导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相关人物

白崇禧   江青   蒋介石   周恩来   朱德   陈独秀  陈延年  陈伯达  邓小平  邓颖超  邓演达  邓中夏  傅作义  范文澜  费孝通  关向应  华建敏  胡志明  黄复生  黄飞鸿  黄励  何香凝  李大钊   刘少奇  刘志丹  刘胡兰  李立三  雷锋  雷洁琼  毛岸英  毛岸青  宋庆龄  宋美龄  宋子文  杨靖宇   张国焘  张浩

相关文章

毛泽东初访苏前我方与国民党特务的生死较量 沁园春.雪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音过程 新闻两则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愚公移山分析  长征分析   毛泽东生平介绍   毛泽东生平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3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4   毛泽东诗词   念奴娇 井冈山   卜算子 咏梅   七律(二首) 送瘟神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水调歌头 游泳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西江月 井冈山   虞美人 枕上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雪   取象雄健韵味独特——《忆秦娥·娄山关》评析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游泳   念奴娇 昆仑   毛泽东诗词选序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 黄鹤楼/井冈山(毛诗)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主席日常开支   毛泽东简介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正式挎枪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设计   《七律长征》说课稿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毛泽东身边“录音事件”始末   毛泽东让竺可桢管天   毛泽东老舍促膝长谈:满族了不起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