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自然的恋情

作者:熊召政

  作为一个城里人,从汽车的夹缝里钻出来,回到大自然中去,作三五天的山光水色之游,乃是惬意不过的事了。
  近年来,旅游风甚炽,而且方兴未艾。这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表现。在现代都市生活漩涡的急流中,每个人的身心都不由自主地快节奏地旋转着。摩天的楼群,霓虹灯的瀑布,立体交叉桥,拥挤的快行线……一个居住深山的农民来到这里,可能乐不思蜀。但是,蜗居在此的人,置身现代物质文明之中,却又希望能够忙里偷闲,倾听到大自然的籁声。这是人们心理的需要。
  对于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来说,他之旅游,耳目中的自然,绝不仅仅只是风景。风景产生于自然,但自然中更存在着一种谐趣,一种情绪。偶翻旧籍,看到《西青散记》中有一段记述:
  弄月仙郎意不自得,独行山梁,采花嚼之……童子割刍,翕然投镰而笑曰,吾家蔷薇开矣,盍往观乎?随之至其家,老妇方据盆浴鸡卵,婴儿裸背伏地观之。庭无杂花,止蔷薇一架,风吹花片堕阶上,鸡雏数枚争啄之,啾啾然。
  读罢这段文字,胸中不禁泠然有春气,直想当一个秉耘山间的老农了。除此,自然还是一种令人销魂的意境。明人张陶庵著的《西湖梦寻》一书中,有《湖心亭看雪》一节,令人称道: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矣。
  这种旷达、寂寥的美,谁看了会不怦然心动、尘虑皆消呢?我总是想,李商隐写出了“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样的名句,除了心情落魄之外,是否也看过这样的景色,受了它的启示呢?
  还有一个陆游,认为京城的风尘太大,早晨穿了一件白布衣出去,晚上回来就变成黑的了。看来,污染是和城市一道产生的,是一种文明病。陆游害怕这个病,十分怀念故乡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生活。时至今日,哪一个都市人,不向往和羡慕这种生活呢?何况今日城市的污染,比之陆游所处的时代,不知又严重了多少。
  城市生活越是紧张、纷繁,人们就越是喜爱大自然的恬静、单纯。花有花期,潮有潮汐,风霜雨雪,莫不都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在体味自然上,禽畜并不比人差,岂止不差,甚至还要敏锐呢。商羊舞而知雨,石燕飞而知风;鸡非晨而不鸣,蜂非花而不采。人所欣赏的自然,当然也包括这些微末之蠢。
  我常常萦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水画兴盛于宋代,而清新的小品文字,又能在明朝勃起呢?一位智者告诉我,其实这问题很简单。中国历史发展到宋代,城市生活已相当发达。到了明朝,随着手工作坊的出现,商业经济日趋繁荣,城市更具规模。城市在人与自然的对抗中发生。人在这种矛盾中生活,越发增加了对自然的依恋。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写道:“……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这段话帮助我们了解到,对于城市人来说,云山烟树,野店村居成了他们心理上必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细细地品味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通过他们为山水传神的曲折笔意,我们就不难理解宋人对清新隽永的大自然是如何地钟爱了。
  明人以公安、竟陵两派倡导的小品文字,可以称之为山魂水魄,喜爱它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了。为山水立传,是为游记。翻开袁中道的《珂雪斋近集》,令人百看不厌的,是游记部分。袁中道的游记,既无脂粉气,亦无儒见。所游山水,多不见经籍。他在《游荷叶山居记》中记述:
  穿荷叶山,山中乔木参天,松涛瑟瑟。息于先居,寂寂无人至。予闲步廊庑间,拂尘埃看柱壁上字。堂左白板扉,有数行字,大约记阳雀布谷鸣之早晚,及旱涝雨雪疏数之期,皆农家语。
  这种游记,有林泉风度,韵外之致。此类文字,大约只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野渡处获得了。很奇怪,对于自然的这种情感和追求,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是共同的。19世纪的美国,有一个叫作亨利·戴维·梭罗的人,写了一部散文《瓦尔登湖》,记述他只身离开繁嚣的城市,来到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边隐居的种种感受。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欢乐!对我们人类这样地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会受到感动,太阳黯淡了,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了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
  戴维的话使我深深感动,他是这么深刻地理解了大自然。他是这么自然地摆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读过中西先哲的这些文字,更激起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但苦于工作之累,却不能经常去与自然对话,这实是憾事。好在我还能读书、读画,每当夜幕深沉,万籁俱寂时,我就可以借助书画,到大自然中作一番神游了。

 

 

 

相关人物

孙惠芬  孙晶岩  施莉侠  田雁宁  田汉  闻采  乌热尔图  徐小斌  徐城北  徐岩  徐怀中  袁 鹰  俞平伯  应修人  赵大年

相关文章

大而空的东湖   春节的怀想   放下   古怪的海瑞    熊召政:古道热肠写春秋   角园林   可溪   厉山本记   他住在童话里   游贡嘎山记   八十年前的记忆   绥中碣石记   泥滑滑   芒砀山记   石阶上的化石   绥中碣石记   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文-春酒   散文-访严子陵钓台   散文-红豆   散文-收藏积雪   散文-游洞庭西山记   散文-正月初一这一天   散文-鸡刨食的启示   散文-古树   散文-牡丹   散文-同样的西部   散文-樱花开了   散文-野山野水   散文-岩头一枝红杜鹃   散文-自然的恋情   散文-洪湖水,浪打浪   一杯香茶敬亲人   角园林   可溪   厉山本记   他住在童话里   游贡嘎山记   八十年前的记忆   绥中碣石记   泥滑滑   芒砀山记   石阶上的化石   绥中碣石记   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文-春酒   散文-访严子陵钓台   散文-红豆   散文-收藏积雪   散文-游洞庭西山记   散文-正月初一这一天   散文-鸡刨食的启示   散文-古树   散文-牡丹   散文-同样的西部   散文-樱花开了   散文-野山野水   散文-岩头一枝红杜鹃   散文-自然的恋情   散文-洪湖水,浪打浪   一杯香茶敬亲人   欢喜佛与媚态观音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