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车读 指读 【设计意图:这些词是课文中的关键词,通过复习朗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前后对比,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 二、联系生活——体会小熊的孤单 1.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可课文中的小熊却没有朋友,因为它住在一座荒岛上。这荒岛是什么样的呢?(教师以简笔画向学生呈现荒岛图,并板书 —— 荒岛) 学生观察画面, 多媒体出示句式,练习说话。“荒岛上没有___,没有___,也没有___。” 【设计意图: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式练习说话,自然又实在地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机会,同时很好地理解了“荒岛”。同时用简笔画再现了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荒岛上没有树木,没有花草,也没有朋友,(贴小熊图一)住在这里的小熊会觉得怎样呢?(孤单、寂寞、无聊……) 书上用了一个词,也写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孤零零) 3 .你有没有感到孤零零的时候呢?能不能说一说? 4.是呀,一个人的时候很孤单,没人陪自己说话玩耍,一点也不快乐,谁能把小熊的心情通过句子读出来? 指导朗读句子: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5.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将词语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同时也为感情朗读了奠定基础。】 三、朗读感悟——品味小熊的努力 1.小熊感到孤零零地,他想找朋友,这时,天空飘来一朵云(简笔画出示一朵云)。指导读“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体会“连忙”,读出小熊的着急。) 2.云儿是怎么做的呢?(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一棵树。)教师擦去云,画上树。云儿这么做是想告诉小熊什么呢?(种树可以找到朋友) 3.多媒体出示句子: 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 (教师边描述,边用简笔画画树)小熊明白了,为了能把岛上全部种上树,他早上种,中午种,晚上还要接着种,今天种,明天种,后天还要接着种,这就叫——种呀种。小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你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辛劳、但又是快乐的;小熊很努力,很着急,想快点找到朋友;) 指导读句子(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简笔画的呈现以及教师语言的描述,则可以事半功倍地帮助孩子们结合句子理解词语以及文本内涵,如文中的 “种呀种”、“许多”等。同时引导孩子们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来想象小熊努力种树以及迫切想找到朋友的心情,并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试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多元化表达自己所理解的文本。可谓环环相扣,抓细节的同时又重过程。】 4.教师描述:就这样,小熊种呀种,一年,两年过去了,小岛上到处都是树,这些树长得很茂盛,树叶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书上用了两个美美的词,谁能把它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指导读“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读出小岛的美丽,读出小熊种树时间之长。)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表演练说——体味这儿好真好 1.这个时候的小岛已不再荒芜,已成为一座绿岛(板书:绿岛)。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时候,小岛上有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句式练说:“小岛上有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__。” 【设计意图:从荒岛变为绿岛,对比强烈,结合画面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岛上芳香的花儿,高大的绿树,清澈的小河,新鲜的空气……既让孩子们对“漫山遍野、绿叶成阴”这两个词语加深了印象,又为下面品味“这儿真好”打下了感情基础,同时给了孩子们表达的机会。】 2.难怪引来了那么多小动物,他们都说——“这儿真好!”(学生看课题齐说) 3.多媒体出示:“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 你愿意做小鸟吗?学学小鸟的动作,一边飞,一边说。(学生边表演边读句子。) 4.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贴小鹿、小象、小猴图以及用小熊图二换一),他们都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多媒体出示句子) 谁来学生他们的样子说一说?(指名读,齐读) 5.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动物们,来到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呢?同桌互相练说 。 指名回答: 我是_______,我来到这儿,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我可以在这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么多朋友都喜欢这儿,小熊怎么样呢?(出示:高兴极了)指导读最后一节。(指名读、齐读) 7.教师总结:是啊,小熊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荒岛变成了绿岛,美丽的环境迎来了许多小动物,现在小熊和小动物们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不会再感到孤零零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孩子们以小动物的身分来感受美好的环境,并进行说话训练,让孩子们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充分体会这儿不仅是环境好,有朋友的生活真好,云儿的主意真好,小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真好……让孩子们初步学习多方面地体会文本内涵,与文本产生哄鸣。另外,现在的“绿岛”、“高兴极了”与上文“荒岛”、“孤零零”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见这美好的环境是来之不易,也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小熊在不同环境中的心情。】 板书: 16这儿真好 荒岛——————绿岛 简笔画以及贴图(略) 教学反思: 在情境中朗读 在想象中说话 孩子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的。童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通俗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总让他们读后意犹未尽。《这儿真好》也同样能让孩子们乐于朗读,善于想象。 一、在情境中朗读 创设故事情境往往能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为孩子们的朗读营造气氛,更有利于低年级的孩子运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在教学中,我用几笔粗线条勾勒了一座小小的荒岛(只有几块石头,没有一丝一毫绿色植物),并贴上一只愁眉苦脸的小熊。荒岛给孩子们的印象自然地与小熊孤零零的心情融合,在画面中理解词句,体会情感,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孩子们的朗读更具语文味。 与此同时,由荒岛变为绿岛,从“孤零零”到“高兴极了”,环境以及情感的变化随着课堂的展开,都用简洁的画面一一呈现,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并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以及独特体验。孩子们伤心着小熊的伤心,着急着小熊的着急,高兴着小熊的高兴,他们仿佛成了其中的一员,学得兴趣盎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