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一面 >> 正文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实验小学 纪宏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吗?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可以用词语,也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是一面之交,但这一面却让阿累终生难忘,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     板书课题:     一面       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3、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与阿累有过一面之交的鲁迅吧。对于鲁迅,我们以前曾学过有关他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你知道他的为人吗?

    (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说:(出示鲁迅的幻灯片)同学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对他的为人或许并不了解。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民主战士。他在《〈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要学习《一面》,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


二、自读自悟

  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默读课文,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讨论交流

  1、师、你读了课文,鲁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出示幻灯。)

  2、勾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共几次写到他的“瘦”?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4、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想像一下,鲁迅先生平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描述。

  5、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

  6、师、是的,鲁迅瘦而且有精神。你能通过朗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吗?

  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9、师、同学们,鲁迅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这不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吗?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敬爱的鲁迅先生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师: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我们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那么从他的言行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 ~29)段,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读书,交流。)

  2、师:“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是对老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是那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涵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啊!那么,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3、师:是啊!“一面”给人的力量又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

    1936年,伟大的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了,这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悲痛。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亲朋好友,学生,或者就是一位鲁迅先生的仰慕者,这时,让你写一篇文章来悼念先生,你会怎么写?

    (学生说,写。)


五、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时候,诗人藏克家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纪念鲁迅的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起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朗诵诗。)


六、课后作业

  1、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像。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面,阿累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面》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