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深圳市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于秀艳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识字。 2、理解课文,提高认识能力。 【主要策略】 以朗读为载体,以语感训练为突破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 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字(芦)他读的是第几声?(轻声)对了,这个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板书:lu)其实这个字还有两个读音:lú、lǔ。(板书)常用的读音是:lú,芦苇的“芦”,芦花的“芦”,芦席的“芦”。在什么情况下读“lǔ”,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字典。 请同学们再读这个词:(葫芦) 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简笔画) 相机简介“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简笔画)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简笔画) 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大家读得很准确。可是,你们知道吗,读句子的时候,强调不同的词,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请大家强调“我”字:我要的是葫芦。这样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别人要的是什么不清楚。) 下面请你们强调“葫芦”一词:我要的是葫芦。这样读,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葫芦,不要别的。板书:不要别的) 这两种读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得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来听听课文录音。 三、听课文录音 你们说哪一种读法才是正确的呢?(我要的是葫芦)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读法再读一遍课题。 按照这样的读法,那么我们学习这篇就必须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1、他不要的是什么? 2、他要的葫芦得到了吗? 四、自学课文 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下面就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读课文,大家要注意做好三件事: 1、标清自然段。 2、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牢记字形。 3、读通课文。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刚才几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读得还不是很流利。原因就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大家还没有记牢。下面老师就帮助大家再记一记。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⑴ 指名拼读,全班跟读。 ⑵ 全班拼读。 ⑶ 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课件上的无音节生字。如有读不出来的,请其他同学给推荐一个记忆方法。 ⑷ 读词语: 生字我们过关了,我相信同学们这回一定能把课文读好。 3、齐读课文。 六、理解课文 1、大家读得真好,相信同学对黑板上的两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 大家说“我”不要的是什么?(叶子,板书:不) 那么你们是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他不要叶子的?(2、3自然段。板书) 2、谁愿意把第二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拿出笔来,把你认为最能说明他不要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大家一起来读这个句子。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更能说明不可怕呢?(第一个句子) 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3、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中最能说明他不关心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指名读这个句子。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能更加肯定地告诉我们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 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3自然段,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句子。 这个人真是太不关心叶子了。那我们来看看他对葫芦是什么态度。(关心)你们从哪里知道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一自然段) 4、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 你认为哪些词语能说明他关心葫芦?(每天、几次)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葫芦?(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他这么关心小葫芦,结果他得到葫芦了吗?(没有) 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6、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画向下的箭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知道吗?(生答) 也就是说,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画葫芦藤)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生答) 七、拓展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请你们小组合作,创编一个新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长得跟去年一样好。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 ,于是他赶紧________。 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________。小葫芦________。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这回他为什么这样做了呢?(生答) 师总结:也就是说他注意了叶子和葫芦之间的联系。 八、作业 把这个故事和你们自己编的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杂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