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W >> 我的母亲 >> 正文

 

略谈人生观

略谈人生观   胡 适       每个人可以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提供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

  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我所说的是个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干干脆脆的一个个人主义的出发点,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中国思想上具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与西洋思想互相印证。王安石是个一生自己刻苦,而替国家谋安全之道,为人民谋福利的人,当为非个人主义者。但从他的诗文可以找出他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为己的人生观。因为他曾将古代极端为我的杨朱与提倡兼爱的墨子相比。在文章中说:“为己是学者之本也,为人是学者之末也。学者之事必先为己为我,其为己有余,则天下事可以为人,不可不为人。”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十九世纪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给一位年轻的朋友写信说:“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有时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另外一部自由主义的名著《自由论》,有一章“个性”,也一再的讲人最可贵的是个人的个性,这些话,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孔子的门人子路,有一天问孔子说:“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把自己慎重的培养、训练、教育好的意思。“敬”在古文解释为慎重。子路又说,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子路又问,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培养、训练、教育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培养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就是圣人如尧舜,也很不易做到。孔子这一席话,也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国的。自此可见,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从现在回到孔子时代,差不多都是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把自己训练、培养、教育好。因此个人主义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年轻人确立一个人生观,更是需要慎重的把自己这块材料培养、训练、教育成器。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是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曾提及三种东西,即就是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但是人类追求的快乐范围很广,例如财富、婚姻、事业、工作等等。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是有粗有细的,我在幼年的时候不用说,但自从有知以来,就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快乐的。

  二千年前有一位政治家问孔子门人子路说,你的老师是怎样的人,子路不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的老师‘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从孔子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堂洗澡时,想出了如何分析皇冠的金子成分的方法,高兴得赤身从澡堂里跳了出来,沿街跑去,口中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就是说明知识的快乐,一旦发现证据或真理的快乐。英国两位大诗人勃朗宁和丁尼生有两首诗,都是代表十九世纪冒险的、追求新的知识的精神。

  最后谈谈社会的宗教说,一个人总是有一种制裁的力量的,相信上帝的人,上帝是他的制裁力量。我们古代讲孝,于是孝便成了宗教,成了制裁。现在在台湾宗教很发达,有人信最高的神,有人信很多的神,许多人为了找安慰都走了宗教的道路。我说的社会宗教,乃是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此种观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在外国也有三个,就是 Worth、Work、Words 。这三个不朽,没有上帝,亦没有灵魂,但却不十分民主。究竟一个人要立德,立功,立言到何种程度,我认为范围必须扩大,因为人的行为无论为善为恶都是不朽的。我国的古语:“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的行为,一言一动,均应向社会负责,这便是社会的宗教,社会的不朽……我们千万不能叫我们的行为在社会上发生坏的影响,因为即使我们死了,我们留下的坏的影响仍是永久存在的。“我们要一出言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举步不敢忘社会的影响“。即使我们在社会上留一白点,但我们也绝对不能留一点污点,社会即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制裁者。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的母亲,胡适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略谈人生观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胡适小传
    胡适的白话电报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给孩子的一封信(节选)
    母亲
    我的母亲
    名人谈母爱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习题精选
    《我的母亲》习题精选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我的母亲》优化测控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胡适和杨振宁的交往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杂谈
    《我的母亲》导入语设计
    《我的母亲》导入语设计
    母爱无言 润物无声──关于《我的母…
    构建本色课堂,突出语文味道──湖州…
    《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一堂语文课所引发的思考──《我的母…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青虫之爱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电子教材
    错过胡适一百年
    批不倒的胡适
    话说栽赃于胡适的一句“历史名言”
    忆胡适之
    胡适母亲的地位
    乡村母亲和博士儿子
    母亲和书
    被苹果难倒──胡适轶事
    《我的母亲》写作特色
    胡适的白话诗
    逆境教儿儿成材──胡适母亲教子故事
    胡适之母:圣母之爱
    致母亲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的母亲》整体把握
    《我的母亲》问题研究
    《我的母亲》研讨与练习说明
    《我的母亲》教学建议
    《我的母亲》教法指引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生字注音
    文人胡适生活写照
    胡适生平两大疑点重揭迷雾──台湾联…
    回忆胡适──无情人终成眷属
    胡适:永远的改革者
    胡适与传统文化
    再谈“五四”运动
    《差不多先生传》
    传记文体及自传
    《我的母亲》学法指导
    《我的母亲》写作特点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我的母亲》问题探究
    追忆母亲二三事
    《我的母亲》形似字辨析
    《我的母亲》多音字辨析
    《我的母亲》词语解释
    《我的母亲》词义辨析
    《我的母亲》难句解析
    《我的母亲》中心思想
    《我的母亲》疑难解析
    《我的母亲》重难点讲解
    《我的母亲》结构分析
    《我的母亲》参考图片
    《我的母亲》课文背景知识
    《我的母亲》阅读指导
    《我的母亲》素质教育新学案
    《我的母亲》写作借鉴
    《我的母亲》知识延伸
    《我的母亲》研读赏析
    《我的母亲》课文评点
    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节选
    藏起母亲的秘密
    妈妈,我答应你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同步达纲练习
    《我的母亲》主题思想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同步轻松练习
    《我的母亲》有关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