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优环境
“水利建设不仅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还要经得起时代和历史考验。”近年来,阳朔县着眼长远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水利建设。
科学保护漓江,是摆在该县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近年该县在科学保护漓江上做足了文章:投资1000多万元,采用矮堤护脚、坡面植草和铁丝网笼护坡的形式,对漓江河堤进行生态护岸;投资2000万元,对涉及该县杨堤、兴坪、阳朔、福利4个乡镇56公里长的漓江,实施绿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植树近1万亩;投资2000多万元,在漓江沿岸扶持生态农业1万多亩,维修0.1个流量以上水渠2万米。
“政府保护漓江的思路真好,既保护了漓江生态,又增加了群众收入。”阳朔镇高洲村的朱大娘说,如今的漓江山更青、水更秀、游客更多。据旅游部门预计,今年阳朔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
2008年一场50年不遇的洪水,使阳朔县城遭到巨大损失。该县深刻认识到,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提升防洪治涝能力势在必行。为此,该县近两年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城引水工程、防洪治涝工程,还营造出一道亮丽的县城生态水系美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而中小河流治理,更是关乎整个生态环境好与坏的关键。近3年,该县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治理8条小河流26公里,加固堤防60公里,清淤河道120多公里,20多万人和5万多亩农田受益。治理后的河道,河畅其流,水复其清。
教学目标 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师:谁能说说自己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畅所欲言) 二、揭示课题。《山青青》 生: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小黑板。(以下生字带音节出示) 山水雨田鸟鸣叫声苗草蒙 2、指名拼读,并说识记方法。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去掉音节再指读、齐读。 5、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造句。 6、读课文。 A、指名读 B、齐读 四、学习儿歌,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山青青”的美。 1、指读儿歌,说说儿歌写了几句话?儿歌写了那些景物?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山水鸟树草花苗田风雨 2、这里的景色美不美?谁能把课文的美读出来。(指名读) 3、山是绿的,水也是绿的,还有一声声的鸟叫。两句话对比读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A、“山青,水青,鸟儿鸣叫一声。” B、“山青青,水青青,鸟儿鸣叫一声声。” 师:叠词的运用,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更突出了这个地方的山水之美,鸟叫之欢,鸟儿之多。 4、树是绿的,草也是绿的,在这满目绿色之中五颜六色的山花也探出了小脑袋,露出了张张笑脸。 请同学们笑一笑,大家互相看一看,同学们的笑可以说是笑盈盈。 5、指名读第二句话。(读出景色的美) 6、苗是绿的,田也是绿的,一切都被那蒙蒙的春风春雨吹绿了、染绿了。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体会“绿蒙蒙”的意思。 7、指名读第三句话。(读出景物的美) 五、读儿歌,让学生尽情享受山水的美。 1、教师按板书内容引读。 2、指名读、齐读。 3、男、女生对读。 4、用拍手的形式朗读。 5、背诵课文。 A、指名背 B、全班齐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