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R >> 人物描写 >> 正文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描写中的一个最重要类别之一,它包括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它是指对人物的外貌、情态、姿态、服饰等的描写。外貌描写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因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会通过一定外貌表现出来,最典型的就是鲁迅在《故乡》中对闰土形象的描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外貌描写,深刻地揭示了闰土的悲惨命运,特别是与闰土少年时期的外貌呼应,更加深刻地突出了主题。但是外貌描写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要有,这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好的外貌描写必须有利于反映中心思想,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行动描写是用描述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动作来刻人物性格,如陈靖的《马背上的小红军》:马背上的小红军  在延安时期,有的同志向陈赓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陈,听说你一生有两怕,在国民党怕廖仲恺,在共产党怕彭德怀,是真的吗?”陈赓平静地点头默认着。站在一旁的贺炳炎同志说:“老陈还有第三怕呢……”陈赓给贺炳炎一拳,人们都静下来了,陈赓同志心情特别激动,眼圈发红,大家也就不便往下问了。

  这位在黄埔时代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怕的却是一个廖先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又有人传他怕彭总。但谁也不知他还有第三怕。直到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同志逝世的那个晚上,陈赓同志道出了他的第三“怕”。

  “快出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同志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这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他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强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陈赓突然喊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选自《人民日报》1983年10月3日)

  在这篇文章中描写小红军临牺牲前的动作坚定、有力、感人至深,深刻地揭示出长征小英雄的内心世界,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对话描写,是指用人物之间的交流对话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等深刻地揭示出孔乙己作为一个旧知识分子的迂腐、穷酸,是对没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

  心理描写,是指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比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里这样描写故乡的景物和“我”的心情:“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惊起来了。”这是用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心理描写对于中学生来讲,相对较难把握,不作高要求。但是,同学们应在阅读时留意揣摩,并在作文时练习运用,这对提高作文技巧,丰富表达方式是有益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物描写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人物描写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小说的各种描写手法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教学建议
    人物描写精华
    描写概说
    高考作文人物描写经典好句子
    浅谈人物描写的方法
    人物描写四忌例谈
    人物描写上的“赋、比、兴”──透视…
    浅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踏花归来马蹄香──谈文学作品中的侧…
    白描手法作用例谈
    略谈《口技》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用摇曳多姿笔法,绘斑斓心理世界──…
    心理描写例谈
    试论《骆驼祥子》的心理描写
    曹操的三笑一哭──小说人物的心理描…
    心理描写的八种方式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电子教材
    浅谈人物描写
    浅谈“白描”的艺术手法
    侧面描写的魅力
    小说中的侧面描写
    谈侧面描写的妙用
    谈侧面描写的妙用
    也谈细节描写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谈细节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编写意图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教学课件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写作指导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写作指导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素材
    与挫折有关的名人名言
    直面挫折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教学设计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教学课件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教学课件
    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细节描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