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基础演练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迥(jiing) 然伫(zhu))立 安谧(mi)
B.迟钝(dun) 光霁(ji) 慰藉(jie)
C.一俟(si) 干瘪(bie) 伉(kang)俪
D.溘(ke)然 蹉(cuo)跎 暮霭(ai)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质扑 劳碌 自强不息
B.暗淡 追溯 根深蒂固
C.憧憬 斜晖 无所是事
D.安谧 真挚 慢无目的
3.下列句子中,填上哪一组词语最恰当
①苦和甜来自外界,( )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②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 ),的确给了我极深的印象。
③他在60岁学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 )。
[ ]
A.坚强 见解 叹服 B.顽强 见识 折服 C.坚强 见识 折服 D.顽强 见解 叹服
4.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否则,就会在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
B.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
C.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表现。
D.这种经验不能为科学所掌握,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现时”的经验是每个人所专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时”,每个人对现在、过去和将来都持有不同的态度。
B.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不如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C.说也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
D.这就像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题材,往往就会造成人以最高的美学享受。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
②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
③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④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
⑤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
[ ]
A.②④⑤①③ B.①③②④⑤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课内纵横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因为这些科学家崇奉这样一句格言:“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况且,“使已死的东西复活”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意义:串起记忆中那早已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说也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普希金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就像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题材,往往就会给人以最高的美学享受。——我把这种最高的美学享受称之为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
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
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在你心中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回忆无疑是许多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它们的一大内容。可以说,没有回忆,文学艺术就会失去光彩,干瘪得不成样子。
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美国电影《翠堤春晓》插曲《当我们还年轻》最具有这种功能。因为它的词曲本身就充满了回忆。出自回忆,勾起回忆: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你曾说,你爱我,啊!我们心心相印,我们欢笑,我们哭叫,然后分手时刻来到,别忘了,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谁没有青春时代?谁没有往日的爱惰?当你满头白发,站在落日的斜晖中,突然听到从远处深秋的树林里飘来了这首歌曲,你怎能抗拒它的感情力量?你怎能抗拒回忆?
有感情的人怎能抗拒感情?有回忆的人怎能抗拒回忆?
7.“我把这种最高的美的享受称之为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一句中“甜美的忧郁”、“忧郁的甜美”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说说“有感情的人怎能抗拒感情?有回忆的人怎能抗拒回忆?”这两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所举的肖邦、牛希洛、美国电影《翠堤春晓》插曲《当我们还年轻》作为例子,所表达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往事的回忆,有好几层意义”,结合选段看,这“好几层意义”所指的是什么?请作简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实践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做人
东方尔
①据说,人类之所以被奉为万物之灵,盖因凡是站着走路,躺着睡觉的男女,一律善于“做人”的缘故。
②实际上不管这世上关于做人有多少正确还是不正确的“据说”,在国人的眼中,活着就等于做人,却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
③不得不承认,凡是国人,从小到大吃饭时没有肉,吞几泡口水也就将就过去,在单位里当不了官,常被官儿们板着脸训话,当着被儿子骂也就“阿Q”了一回。可在人群中,要是不幸,落下个“异口同声”的不会做人,那可是“天地共厌之,人人共讨之”的严重事件,非得茶饭不思,立马儿痛改前非,否则有老婆的马上准备离婚,没老婆的惟一出路即是打一辈子光棍。
④做人是学问,而且是一门人人必修的大学问,它的学堂就建在社会里,它的学位却“闪光”在众人的目光和口水中。有文化的人称做人为道德、良心、责任、水平之间的平衡,没文化的人却说做人是义气、本事、大方、小气,是否肯帮助别人,是否肯在必要的时候把快乐金钱留给他人,把贫穷痛苦留给自己,当然还称那些左右逢源,两面三刀,口蜜腹剑,三十六计运用得比伸筷子吃饭还熟的人为“做人专家”。
⑤因而,兴许是智商不够高的缘故,自从认得“做人”这两个字开始,我对做人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黑白分明,那做人做得漂亮也做得快乐。可当一个人渐渐长大,特别是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拼命学做人,学到纵使重感冒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擤鼻涕的时候,那看人的目光便有些“权衡利弊”,做事的行为方式便有些“目的大于意义”起来。久而久之,有个别智慧较高的,甚至还会“高”出势利眼、马屁精之类的“做人经典”。
⑥不信?读者先生小姐,只要哪一天有空,翻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那岁月的每一个字里行间,分明写着的不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又是什么?换言之,就算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只要哪一位朋友仔细打量一下四周,那些挤在公共汽车上的表情,掩在同事朋友亲戚之间的心照不宣,热闹在人与人见面握手寒暄上的功夫,那一点一滴一举手一投足讲究的哪样不是“做人”。
⑦自古以来,做人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种功夫和一种习惯,我们听习惯了做人,习惯了在做人中习惯;并不知不觉地习惯成了在“增广贤文”、“厚黑学”、“菜根潭”之类的学问功夫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说”的恐怖。
⑧于是成天思考着做人、努力做人,最终怎么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做人,便成了现代人的遗憾和无奈。俗话说,做人,其实是做苦。我想这句话尽管很俗却深得做人之道,芸芸众生,大千世界,真正能将“人”做得不惑、不迷、不愁、不怨者,不是那些善于苦中作乐,苦中无求的人,还会是谁呢?
11.读了全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活着就等于做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第⑤段说,自从认得“做人”两个字开始,对做人一直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⑧段说“做人,其实是做苦”,这“做苦”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钝dun) 2.B(扑—朴 是—事 慢—漫) 3.A
4.A(五光十色) 5.C 6.A
7.不相同。因为“甜美的忧郁”是说生活中的痛苦一等到进了回忆中,就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而“忧郁的甜美”是说这种回忆的题材的诗歌和绘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8.因为人都有回忆,而音乐诗歌能传达创作者的感情,这些感情能引起人们的回忆,能引起人的感情共鸣。
9.表达的作用不相同,前两例是为了证明什么是“甜美的忧郁”的,后一例是证明回忆题材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
10.①回忆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②回忆能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③回忆是人的感情的宣泄。
11.做人要做得不惑、不迷、不愁、不怨
12.适应生存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13.做人已经离开了做人的本意,做事的目的大于意义,人也变得圆滑世故。
14.苦中作乐,苦中无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