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
铁皮鼓先生这篇课堂实录上网的时候,我正在赶写一本书,时间非常紧迫,只能浏览,无从发言。这篇实录我很感兴趣,就下载存起来了,当时就打算写一篇评论,现在有时间了。
一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精彩的课例。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学生思路活跃,讨论积极。冯先生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很生动的阐释。
我也看过魏书生先生《人生境界》的课堂实录,两相比较,真不属于一种境界。从哲学角度讲,魏先生那堂课尚在“境外”,从语文教学角度讲,魏先生属于“技术主义”境界;而铁皮鼓先生这几堂课,从哲学角度讲,已经“入境”,而从语文教学角度讲,则已进入“人文精神”境界。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两位老师知识结构不同、人文素养不同。至于教学方法的区别,讲课对象年级的区别(魏先生是给初中生讲这一课)倒不是最主要的。
铁皮鼓老师并没有忽略语文的工具性,看得出他怎样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理解课文,这同时是一堂很好的阅读指导课。
二
铁皮鼓先生这三堂课是按课文顺序以提问和组织学生讨论串连起来的。
我们粗线条看看他的课堂结构:
第一课时
什么是哲学?(欧阳峰,桌子)。
什么叫境界?
什么是六根?什么是六尘? 禅宗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三种境界。
老和尚虽然背女子过河的故事。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冯友兰所说的四个境界分别是什么?
一个人境界的高低与所做的事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喝水的例子谈觉解程度。
第二课时
判定一个人境界高低主要是依据什么?
自然境界的人依据什么来做事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子“小邦寡民”的例子。
放羊娃的例子。
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
讨论刘邦与项羽,哪一个境界高?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雷锋。焦裕禄。
讨论义利之辩。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的例子
批评儒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
第三课时
继续讨论义利问题
讨论打假英雄王海问题
动机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指出冯先生“动机论”的局限性。
天地境界看来好理解,与道德境界相比,只需要把社会置换成宇宙就行了。对不对?
什么叫觉解?
俗人 贤人 圣人
苏格拉底的例子
这是铁皮鼓先生的课堂结构。
我理解冯友兰先生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两个,一、说明哲学的作用是提升人生境界,二、介绍人生的四种境界。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但是若两个问题都讲,则我以为给学生的太多,重点不够突出。我主张重点讲第二个问题,有关哲学的问题,则一笔带过。铁皮鼓先生在第一堂课涉及的“什么是哲学?(欧阳峰,桌子)。什么叫境界?什么是六根?什么是六尘? 禅宗的三种境界。王国维三种境界。老和尚虽然背女子过河的故事。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等内容,我都主张删去。材料太多,倾盆大雨,可能不利于学生思考,但那个通过喝水来说明境界的例子很精彩,建议保留。铁皮鼓先生才华横溢,文思泉涌,是不是可以节约一点?
三
这三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串讲”“谈话”和“讨论”的结合,结合得很好。
有网友认为没有体现课改精神。我觉得课改并没有将教法定于一尊,这样讲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当然,不这样讲也未必不行,这是铁皮鼓的教学风格之一种。
不过讲解的色彩确实浓了一点,教师亮度很大,搞得出色的学生也逊色了。
四
细看,铁皮鼓先生虽然文采飞扬,天马行空,其实处理课文内容还是相当审慎的。除了对冯先生的“动机论”略有微辞之外,铁皮鼓对冯先生的其他观点都表认同。
我个人对冯先生的基本观点就有所怀疑。他对哲学的作用的看法全面吗?他的四种境界的分法妥当吗?怎样才能“觉解”,他说清楚了吗?
以己度人,恐怕新时代的高中生也未必都同意冯先生的意见吧?
所以我想,这种课上讨论,是不是可以更开放一点?不只是从“阐释”的角度开放,而且可以考虑从“质疑”的角度开放。
我的意见:应该允许学生对人生的境界有自己的思考,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那种境界,只要不损害他人。
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基本上还是“圣贤教育”,而非“公民教育”。
五
如果让我来给高中生讲这课书,我会怎样安排?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1)在冯先生看来,人生有几种境界?
(2)冯先生根据什么标准划分这几种境界?
(3)冯先生认为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提升自己的境界?
这是让学生先读懂课文,掌握其基本结构。
2、提问上述问题。如果学生有疑问,师生加以解释。
以上内容用30分钟估计够了。
3、讨论以下问题
(1)你个人认为人生有没有境界问题?如果有,你认为有几种境界?
(2)你自己的经验,人可以用什么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个讨论是全课重点。
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但要积极引导。
讨论中,可以不时让学生重读冯先生文章的有关部分。
我觉得这篇课文用两课时差不多。
4、布置作文
《我的人生境界》
以上意见,谨供铁皮鼓和网友们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