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如下:
一、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总结方法:叙事作品的概括基本上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模式。本文概括为:红军排除千难万险翻越了老山界。
学生主要出现了两个问题:
1、有同学概括成:作者翻越了老山界。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人物判断不准确,做了自行修改,我及时引导学生在概括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人物。
2、有同学下课问我:要不要加“长征时”?最后我们集体讨论认为应该加。
我由此总结概括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记叙的六要素。
二、红军翻山用了多长时间?由此学习记叙文的顺序,让学生明白怎么写才能把一个事情交代清楚,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一定要写清楚。
三、记叙的线索
学生认为线索可能是:红军、老山界、翻山、红军精神。通读全文,定了以下标准:
1、贯穿全文(关注内容上的关联和文字上的照应)
2、具体可感(这一点现在看来其实不一定准确)
3、和中心有某种关系。
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我还让他们读了《背影》,比较为什么“背影”可以看做线索,“老山界”似乎有点儿牵强。
四、记叙的中心
课文描绘了红军翻山过程中遇到的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红军的反应如何,先勾画后填表。这一环节在很多教学设计中都有具体呈现,不再赘述。
我在这里反复强调写山高路险、困难重重都有深意,处处指向中心——红军身上的长征精神,那四个“难”不是作者最终的表达意图。
学生很快就发现分析词语或者句子的表达作用不只要解释含义,还需要答出它和中心的某种联系,这时候课后二、三、四题起到了相当好的引导作用,三道题各有侧重,还能前后联系起来。(特别是写瑶民那一段文字,学生质疑这和中心关系不大,我让学生了解了长征的历史意义后告诉学生,这段文字和中心关系不大,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钢铁战士们的另一面,他们有深沉的爱和博大的胸怀,它起到了丰富中心的作用)
上课的时候我临时简笔画了一棵树,来说明内容和中心的关系,很多学生的分析很细致,思考也越来越深入,而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泛泛而谈指向红军的乐观精神。
这是第一课,学生的很多收获还得进一步巩固,后面的课要用心设计,正在考虑《草》的处理,这几天反复在想我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文章呢?是不是自己思想太落后了?不得而知……
紧扣课标 把握教材 精心备课
——《老山界》教学反思
怎样备好一节课?这是每位教师每天都思考的一个问题。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觉得殊途同归,最终要落实到一点——紧扣课标 把握教材,我认为只有这样,一节课才不至于落空,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就拿我讲授《老山界》一课为例,我觉得整体设计和教学实践都比较成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