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第5章 孩子的性教育

  英国的汉斯•克莱特和美国的心理学家苯斯塔因研究了怎样回答孩子有关出生的提问。苯斯塔因给3周岁到12周岁的孩子提出了“宝里来”的问题。结果孩子对此问题的想法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样深刻。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只停留在“爸爸妈妈为什么比我个子高”的程度而已。孩子在12岁以后才明白生孩子需要爸爸妈妈里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才行的道理。

  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澡堂里有个 5 岁左右的女孩和年轻的妈妈在愉快地聊天。“妈妈,天花板上掉水滴了。”“那是蒸汽。看见蒸汽了吗?那是蒸汽掉下来的缘故。”“为什么掉下来?”“因为天花板是凉的,蒸汽升到天花板上接触到凉的东西,就变成水滴掉下来了。”“妈妈,你看有那么多的水滴!”

  这时,孩子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妈妈,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年轻的妈妈马上环视了一下周围,然后装做没听见。孩子又问:“妈妈,是不是从肚脐眼里生孩子呀?”这下妈妈好像抓住了救命稻似的马上回答,“是呀,是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肚脐眼那么小也能生出来吗?”“是呀,就是那样。”

  养育孩子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其中关于出生的问题父母觉得最不好回答。有些家长觉得不好意思,有些家长担心这样孩子会太早熟,会犯错误。

  孩子对性、出生以及结婚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弗洛伊•德认为,人对性感兴趣是出于本能(潜意识里的本能),是谁都会有的欲望。

  最近英国的汉斯•科利特 (hans colet) 和美国的心理学家伯恩斯坦(Bernstein) 研究了该怎样回答孩子有关出生的提问。伯恩斯坦向 3 周岁到12周岁的孩子提出了“宝宝从哪里来”这个问题。

  结果孩子对此问题的想法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样深刻。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只停留在“爸爸妈妈为什么比我个子高”的程度而已。孩子在 12 岁以后才能明白生孩子需要爸爸妈妈身体里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当然有些在幼儿园里接受性教育的五六岁孩子会使用精子、卵子等词语,但这就像叫好朋友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单词而已,不能真正理解精子和卵子要通过性交才能结合。

  对于伯恩斯坦的“宝宝是从哪里来”的提问,3 岁的孩子一般会回答,“从商店里买来的。”“工厂里造出来的。”5 ~ 6 周岁的孩子会回答:“宝宝是在妈妈身体里的婴儿房里长大后才可以出来。”7 周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明白生孩子必须得有爸爸,但并不是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生理学知识。我孩子的二姨快要生孩子的时候,5 周岁的多英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姨夫的种子进到姨妈的身体里变成了孩子。”当大人再问姨夫的种子怎么钻进姨妈的身体里时,孩子用手指在姨夫的肩膀上捋一下,又移到姨妈的肩膀上,再用手指捋一下,最后把手贴到姨妈的肚子上,然后说:“就是这样啊。”

  儿童专家认为,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同样,孩子对“出生”的理解也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展的。所以不用害怕告诉孩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 4 周岁的孩子问宝宝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妈妈只要告诉他“宝宝是从宝宝的房子里出来的”就行了;上幼儿园的孩子问的话,只要告诉他“妈身体里有宝宝的小房子,宝宝在那里长 10 个月左右就出来了”。孩子要是问起宝宝是怎么住到小房子里的,你可以告诉他:“妈妈身体里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见面了就可以进去。”一个 5 周岁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再问过多其他的内容。他们大都满足于大人诚实自然的回答。

  如果大人觉得回答孩子的这些问题好像是暴露夫妻之间的隐私,表现得惊慌失措,孩子可能就会对自己的提问感到不好意思或产生罪恶感,也许还想从别的地方得到相关知识来满足好奇心。

  如果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告诉孩子有关性和生产的知识,孩子就不会想到去别的地方满足好奇心。我们小时候,父母越想隐瞒,我们就越想知道。

  即使父母不告诉孩子,孩子也会想办法满足自己对性和生产的好奇心。如果侥幸获得正确的性知识还好,但这是背着父母弄明白的,孩子也可能由此产生负罪感,觉得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会影响孩子对性的态度。瞒着父母结交异性或偷偷上医院解决问题的事情是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的,而且以后还会发生这种事情。如果父母自然地、平静地告诉孩子相关的性知识,孩子就不用偷偷摸摸了。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好奇的孩子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