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这篇诗歌通过儿童的眼睛观察自然,以一颗童心去感受自然,字里行间流泻着对自然美丽的赞叹。文章从风铃草写起,逐步把眼光放到广阔的大自然,写到了风、鸟、松、云、小溪,意境优美,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共同营造着美。整首诗歌充满活泼、热烈、欢乐的格调,朗朗上口。
在教学本首诗歌时,我首先利用图片导入,同学们一看到我手中的图片,就发出了惊叹声“好漂亮呀!”我因势利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并对风铃草简单介绍,指着画面让他们看“尖尖的嫩叶细细的腰,紫色小铃挂满身”。而后让他们看课文中对风铃草的描写,划出生字词。学生们显得很兴奋,很快完成了任务,生字认得又快又好。由于对文章非常感兴趣,读的是有滋有味,有的同学竟晃起小脑袋。接下来叫他们边读边表演,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只见有的孩子时而高举小手左右摆动,做出清脆的铃声阵阵飘的姿势;时而脚尖点地身子转圈,做出风在快活的舞蹈;时而双手托腮,单腿后退,身子下蹲做出变成了美丽的风铃草的可爱的样子……总之是五花八门,课文也在孩子们的表演中得到理解和升华,朗读更是声情并茂。这时我趁机抛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风铃草,你在大自然中有哪些朋友?讲一讲自己的感受?此时此刻,同学们表达欲望再一次被掀起,有的说:“大树、小花、蜜蜂、蝴蝶、小松鼠、小青蛙、小河、大山……都是我的朋友。”有的说:“我也会选择书中的风、鸟、云、小溪做我的朋友。''
成人英语口语能力应从三个方面总结提高,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组织互助组,创造用英语说话的环境。 在成人英语教学的几年中,发现由于学生基础差,又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不多,口语底子相当薄弱。当今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很高,为了让学生能学有所用,我校在口语教学方面格外下功夫,总结出口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开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让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底子薄的同学很容易产生放弃情绪,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形式。 为了让学生较多使用英语,产生能用流利的英语讲话的欲望,我们向学生先传授一些非常有趣的短语、习惯用语等,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为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短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In deep water”(在水深火热中),“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run with him.”(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o put on airs”(摆架子),“A thorn in the flesh”(眼中钉),“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等,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翻译过来,因为这些短语、习惯用语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所以课堂气氛马上高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但当我让学生用这里的词造句,尽量表达流利时,教室里顿时沉默下来。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阻力就是他们自己的心理障碍,怕说错了人家笑话。等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敢自愿上台,为了打破僵局,我用“Thick checks bring success”(厚着两脸皮,处处占便宜)来鼓励学生,终于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虽然讲的不很合语法,但紧张的气氛被打破了,课堂又恢复了轻松愉快。学生们这时一个接一个地说,真正做到了开口说话的突破,那么在以后的课堂上类似的锻炼逐渐多了起来。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些学生由于羞于开口,他们开口锻炼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为了让这部分学生也开口说英语,我们运用特色教学法“动态英语平台”它是遵循英语语言的内在规律,运用排列组合的方式,为学习者迅速搭建起英语语言框架,而设计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平台,为学生创造出举一反百、充分练习和运用英语的学习环境。动态英语平台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脱口而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句型,熟悉各种句法、时态等,学生通过高强度的词次训练和句式练习,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活学活用,连贯表达。我们还经常给他们讲英语故事,用英语介绍时事政治,以培养他们的语感;或者在每堂课前安排几个学生各自用几分钟进行新闻汇报或讲笑话故事,并给他们打分。通过采取这样灵活的措施让所有学生开口,无形之中他们说的机会大大增多了,即使是以前很少抛头露面的学生经过几次这样的锻炼,以后也就不再怯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话题应设计得巧妙,以让学生有话可讲,有事去讲。电影The Titanic播映后,组织了讨论会,许多学生都发表了感慨。Who is your favorite novelist?(谁是你最喜欢的小说家),What is your favorite novel(你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The fun of living(潇洒人生),A minute on fun(开心一刻),Believe it or not(信不信由你),学生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都很热烈。总之,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组织互助组,创造用英语说话的环境 有的班级学生年龄的差距很大,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的差异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方面快慢不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就让年轻的学生和年龄较大的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互相帮助,结成互助组,让他们相互带动,共同提高。 根深蒂固的“母语”对于学习外语有一定的负作用,因此,规定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只能用英语。一开始,学生很不适应,常常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口语水平就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养成了用英语说话的习惯。 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课后最好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随时找、问些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翻译要相当精密,符合语法。让学生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讲究翻译技巧,循序渐进,我们应向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经验。课后自由交谈,可纠正读音,也可让学生准备些话题,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多说多讲,尽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