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增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爱 (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 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 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 艺术构思; C. 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 注意课文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序组织起来(住宿、饮食、劳动三个场面)点面结合,反映包身工的悲惨处境。中间穿插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分析、说明,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4、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触发学生的真实感受以思考这一事件
教学难点:
讲解时不失时机地触发学生的思考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作家、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瑞先,浙江杭州人,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他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还有根据小说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请参看教参《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 二、分析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求同学们默读课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 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 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 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 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 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2、 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第 二 课 时
具体分析课文内容:
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序(时间顺序)组织起来(住宿、饮食、劳动三个场面)点面结合,反映包身工的悲惨处境。中间补叙、插叙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分析、说明,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第一部分(1——8段)写包身工起身的情景,穿插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一层(1——5段)写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
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
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 房间 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
猪啰“
“横七竖八”“猪猡”“蓬头”“赤脚”“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下山吗?”
起床时间: “清晨四点一刻”
第二层(6——8段)说明包身工的来历,揭示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插叙)
社会背景:水灾、旱灾
来源:带工家乡或灾茺地区
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以“她们的身体” “包给 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
第二部分(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兼议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第一层(9——11)写包身工早餐时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
“四点半之后”
早餐的场面着重于三方面:
1、饮食之劣
具体写:“浆糊一般的薄粥”; 粥原料:“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加上很少的碎米,锅巴等”; 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2、钦食的环境差
“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她们一窝蜂地挤扰来,每人盛了一碗,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吃。”
“楼下的那些席子,破被之类收拾了之后。晚上倒挂在墙上的两张饭桌放下来了。”
3、粥少
突出写“轮到擦地板或倒马桶的常常连一碗也盛不到”
这个场面中还有两处精彩之笔:一处写带工老板,一处写老板娘。
(老板的描写):“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粥菜”——意味深长,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
“慈祥”——反语,揭露了带工老板假仁慈真狠毒的嘴脸,表示对老板们强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
(老板娘的描写):“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巴、残粥,再到自来水水龙头边去冲上一些冷水,用她那刚梳过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烘烘地放在这些廉‘机器’们面前。‘死懒!躺着死不起来,活该!’”
——老板娘那刚梳过头的“油手”与铅桶内刚冲进去的自来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那一举一动、恶言恶行,将她的冷酷与残忍暴露无遗。
第二层(12——17)分析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对典型人物所受非人虐待的具体描述及其凄惨形象的生动,真实的描写。
———— 芦柴棒
(详写)先写“芦柴棒”的可怜之至,用以反衬“打杂的”凶狠之极。她病得实在不能挣扎起来,于是“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位。”接着写“打杂的”凶狠。“假病,老子给你医”七个字刻画了“打杂的”那一副流氓恶棍的嘴脸。他“抓住‘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把她提起来往地上一摔”,“跟上去就是一脚”,“照例又是第二、第三脚”,“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抹桌子的冷水,迎头泼 在‘芦柴棒’头上”
文中一连串动作猛、力度大的动词“抓”“摔”“夺”“泼”,生动刻画了他凶残、冷酷的嘴脸。经常遭受这样非人的折磨,“芦柴棒”的身体瘦得实太可怕了,连“抄峰婆”都不敢去接触她的身体。“芦柴棒”的遭遇,最能表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她这一鲜明的形象成为包身工群体形象的代表。
第三部分(18——25)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说明日本纱厂在榨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第一层(18——25):写包身工上工劳动的情景,介绍包身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所受
的种种惩罚。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小福子”的遭遇是包身工所受非人待遇的典型体现,“东洋婆”的阴险狠毒,‘拿摩温“的粗暴凶狠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包身工欺凌、迫害的具体写照。如果说文章对小福子的描写还比较略的话,对“芦柴棒”的描写就比较详细了,对她中遭毒打的描写更是不惜篇幅。(见第二部分)
(文章点面结合、详略结合的特色充分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第二层(24——25)说明日本纱厂在榨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飞跃地膨大”
阅读第24段找出原因: ①特殊的优惠 ②廉价的劳动力
运用了说明(列数字)、议论、抒情、记叙的方法
第四部分(26——33)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和所受到的残酷的剥削,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
第一层(26——30)以“芦柴棒”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和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二层(31——32)以“墨鸭”作比喻,控诉野蛮残酷的包身工制度。(精读)
运用:联想、类比、议论、抒情
31段:通过联想写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控诉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
特别注意最后一句“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一组排比和对比句,“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制度踏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这里短句和长句连用,语气异常强烈,从正反两面痛斥包身工的悲惨和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字字血,声声泪。后一句用文明与野蛮相互对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
第三层(33)指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 (精读)
以“黑夜”象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以索洛的警告引出对殖民主义者及其走狗的警告,深信“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其中有电影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包身工》是一篇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报告文学。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在课中我们分析了包身工们的实际年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被剥削程度。 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为什么如此“懒惰”?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 B、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2: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 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 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付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会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与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聂耳先生谱曲、;田汉先生填词的,当时有人提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如果选用这首歌,是不是感觉上太悲壮了。当时议论纷纷,最后周恩来总理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居安思危嘛!”我们现在学习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
七、 写作特点: 1、 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 结构安排恰当。 3、 语言生动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