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史家罗伯特·斯宾勒在他的《美国文学的周期》一书中评价本杰明·富兰克林时说道:“富兰克林早在威廉·詹姆斯给实用主义下定义前就认为,一切有效的方法都是真理……(他)的一切向上攀登的活动都遵循着这一信念……把它当成宗教信仰”(12)。这一评价反映出了富兰克林作品具有世俗性与实用性的突出特点。然而,作为北美殖民时期最重 要的作家之一,富兰克林不得不受着特殊时代环境的影响。18 世纪,在逐步走出宗教狂热的的北美,宗教对人们精神生活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而在富兰克林的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一遗迹。他曾在《自传》中坦言,虽然对宗教热情不高,但“从来没有因此放弃过宗教原则”。在所有的宗教之中,他“对宗教一概敬重”,但是“敬重的程度有所不同”(富兰克林76)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清教。清教主义深刻地体现在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他的名作———《致富之路》。 《致富之路》创作于1757 年,后来成为次年《穷理查德年鉴》的序言。整篇文章几乎精选了前25 年年鉴关于德行、经济等方面的箴言警句,这些“教诲性箴言要比富兰克林时代所有牧师说教的总和还要多”(富兰克林3) ,不仅在当时深受殖民地居民的欢迎,而且至今仍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其中大多已成了经典的美国式道德规范。在这些道德规范中,富兰克林着重倡导“勤奋”与“节俭”①,这正体现了清教的劳动天职观和禁欲主义对他思想的影响。然而,由于富兰克林的思想同时受着时代环境以及个人价值倾向的影响,因而体现在他的作品《致富之路》中的清教思想已不再是传统刻板的、纯粹的清教思想,而是打上了时代性与个性化的印记。 北美殖民时期的清教文学 《致富之路》创作于北美殖民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清教主义在北美,特别是新英格兰的兴起、发展与逐渐衰落。清教在17 世纪上半叶的北美居于绝对霸主地位,盛极一时。然而进入70 年代,清教却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方面在新英格兰占据统治地位的清教公理派受到许多其它教派的挑战;另一方面,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业发展也加速了清教的衰落。从17 世纪70 年代到18 世纪初,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处于逐渐衰落过程中。虽然18 世纪30 - - 40 年代这一地区的清教曾出现过一次复苏,掀起了一阵“宗教大觉醒”运动,但这却并没有使之恢复往日的辉煌。到18 世纪中叶,清教已经大大衰落,但由于它对北美早期发 展的深远影响,因而并没有死亡,它的某些观念还在后来的独立战争中起过积极作用———甚至到19 世纪,它还有一定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北美社会影响之深远同样表现在这一期文学发展的特点上。在殖民地初创 时期(17 世纪初)诸多流行的作品中,反映宗教内容的作品影响最大,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教 文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流行的作品的作者大多是虔诚的清教徒,有的甚至就是清教研 究专家;另一方面,宗教活动是早期移民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他们对宗教类书籍的需 求很大,有些清教徒甚至认为人们必须而且只应读宗教书籍。正因为如此,有人将北美的 17 世纪称为“宗教文学的世纪”,而将新英格兰的这一时期称为“清教文学时代”(A bel 12)。然而随着清教在新英格兰的逐渐衰落,清教文学也随之走向没落。尽管乔纳森·爱德华兹试图用更加生动的文学手段极力宣传他的清教复兴思想,也没能挽救已走向末路的清教文学,它逐渐被当时正在兴起的充满理性的政论文学所代替。 富兰克林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理性思想逐渐取代清教思想的时代。虽然他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时代转折性的人物,是“美国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象征”(斯宾勒11) ,但是在他的思想中清教主义作为一个隐性的元素仍然发挥作用,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也存在着清教主义影响的痕迹。一方面,当时清教文学虽然无法挽回地走向了衰落,但在那些清教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北美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后一块福地,移民应该为建设开发这块土地而艰苦奋斗,从而最终获得上帝的救赎的清教精神对以后的文学发展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富兰克林早年的经历也使他在创作时不可能彻底地摆脱清教主义的影响。 富兰克林出身于新英格兰波士顿的一个普通的新教家庭。父亲是个虔诚的清教徒,早年为追求宗教理想携全家移居北美波士顿,母亲则是当时新英格兰一个清教领袖的女儿。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波士顿是当时清教最盛行的地区之一,所以富兰克林很小就接受了清教长老会的教育,并且阅读了许多清教的书籍,他对其中一些经典著作推崇倍至。如他在《读书》中曾提到:“读了《天路历程》很开心,我第一次收藏的便是分册装订的约翰·班扬的作品”(转引自杨自伍2)。“另一本是马瑟博士的,叫做《行善文集》,或许是这部书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对我未来生活的主要事件产生了影响”(杨自伍3)。众所周知,《天路历程》是迄今为止全部清教文献中读者最广泛的一本著作,而《行善文集》的作者“马瑟博士”指的就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清教作家科顿·马瑟。 富兰克林少年时代所受的清教思想的熏陶虽然最终没有令他成为清教的代表人物,而是成为了一名自然神论者,但是清教思想作为一股潜流却一直在他的思想中存在并发生作用。由此可见,若要强称富兰克林是一位清教作家确实武断,但是如果在研究他的文学作品时忽视了他的清教思想也必然有失偏颇。 《致富之路》中的清教思想分析 富兰克林的清教主义倾向深刻地体现在他的作品《致富之路》中。他以亚布拉罕神父的谈话为引子,借理查德之口,通过大量简单易懂的格言警句,提出了“勤奋”和“节俭”两大核心道德规范,并将二者视为他所认为“必需的或可取的美德”(富兰克林78) ,而这两者也正是清教劳动天职观和禁欲主义所极力倡导的。 根据清教教义,人受原罪的牵累,丧失了一切随获得拯救的意志能力,只能听从上帝的判决。基督耶稣用自己的鲜血感动了上帝,从而为一部分人换来了获救的机会。上帝出于仁慈,在时间开始前就选定有限的一批人作为救赎的对象。这些上帝选民的原罪将得到宽恕,成为正直的人,并将获得永生。然而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是否成为上帝的选民,但是可以通过对上帝的坚定信念被上帝选中,从而死后加入圣者的行列。为了能最终获得天恩,信徒一方面必须重视不断地内省,抑制自身的欲望以战胜一切尘世的诱惑。在此过程中,劳动被公认为是一种抵御清教所认为的各种世俗诱惑的特别手段;另一方面必须将增添上帝的荣耀作为生活的主要目标以显示对上帝的虔敬,而为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虔敬正当地生活、辛勤地劳作。由此可见,社会劳动成为了上帝赋予他们的职责。 清教的这种劳动天职观深刻地影响了富兰克林的思想,这着重体现在他对勤劳的大力倡导上。如他曾在《自传》中把勤劳看作是自己必须努力培养的十三项美德之一,并将它明确为要“珍惜时间,勤于做有益的事,去除不必要之举”(富兰克林78)。这一思想与清教劳动天职观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将勤劳当作一种美德。清教主义认为辛勤地劳动本身是上帝规定的生活目的,它既是增加上帝荣耀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上帝选民资格的明显表征,因而社会劳动对于清教徒来说似乎就符合了上帝的意愿,勤劳也就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的一种美德。在文中富兰克林也对勤劳这种美德大加歌颂与赞赏。他提出“只要勤奋就不会和饥饿有缘”,“勤奋是好运之母”(165) ,“勤劳给人以安适、富有而且受人尊重”(166) ,等等。在他看来“上帝把一切赐予勤勉”(165) ,而这里的“一切”按照清教劳动天职观的观点就是由上帝的眷顾所带来的“永生”,因为勤勉是一个人对上帝虔诚的标志,是成为可见圣人的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说明勤劳这一美德的重要意义,富兰克林在文中把它的涵义具体化为三个方面。首先,他反对好逸恶劳。文中,他将懒惰与人的生命和建业等相联系,指出“懒惰使人得病,由此必然缩短寿命;懒惰如同锈蚀,要比劳作更快地消耗生命”,“懒惰难建业,勤奋易成事”,等等。通过对懒惰的批判,他旨在警告世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不自助的一种表现,因为“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的人”(164)。富兰克林的这一思想与清教主义劳动天职观有一定的联系。清教劳动天职观认为尽管上帝的选择极端地神秘,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是否入选,但是上帝垂青于按照选民标准生活的人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为了争得入选的机会,信徒就必须在即使不知自己是否入选的情况下通过虔诚正当地生活、辛勤地劳作为上帝增添荣耀。从这一点上来看,富兰克林的“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思想,似乎就来源于清教徒所信奉的上帝垂青于按照选民标准生活的人的教义。清教劳动天职观也 批判懒惰,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帮助自己,表现为整日“懒惰或无所事事”(164) ,就会因为不能给上帝带来荣耀而遭到上帝的不满。即使他原本是上帝的选民,也会在他悔罪和自新之 前被上帝剥夺了赐予他的天恩,因而不愿劳动成为没有获得恩典的象征。 他反对浪费时间。文中他指出“你若热爱生命,切勿浪费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164)。“时间”之所以等同于“生命”,从清教劳动天职观来看,在于人短暂一生的一切社会 活动都应为了增添上帝的荣耀。人的一生无限珍贵,如果人不能抓紧时间更多地增添上帝的荣耀,就可能失去寻求上帝救赎的机会,即注定“永亡”;而如果人在有限的生命中真的给上帝带来了荣耀,成了上帝的选民,那么他死后可以获得“永生”,而他的这一生也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时间对于清教徒来说是无价之宝,每一个小时的丧失都意味着为上帝增光的劳动的损失,而浪费时间则更是“首要的、而且原则上是最该死的罪孽”(韦伯148)。与清教的时间观念相似的是,富兰克林也提出了“时间是万物中最可宝贵的”、“浪费时间就是最大的挥霍”的思想。继而他又将这一思想形象化为“睡觉的狐狸抓不着鸡”,“你可在坟墓里睡个够嘛”(164)等箴言。他的这种时间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清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他倡导持之以恒。根据清教劳动天职观,人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上帝的选民,只能对上帝的召唤作出反应。为了表示对上帝的绝对忠诚,信徒必须通过不断地内省来战胜一些尘世的诱惑,以每天辛勤的劳作来增加上帝的荣耀。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十分地艰辛,需要信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否则有可能功亏一篑。清教所要求的这种持之以恒精神在文中被富兰克林世俗化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凭着耐心加勤奋,老鼠也能啃断钢丝绳”,“轻砍细凿能倒大树”,等等。他指出“倘若持之以恒就会大见成效”(165) ,如果以清教劳动天职观来解释其中的“大成效”指的就是获得天恩,即成为上帝的选民。 清教劳动天职观的影响使富兰克林将勤奋作为需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然而他认为“若让勤勉有更大的成功机会,还得加上节俭”,因为“一个人如只知赚钱而不知节俭,那么他的一生就不得有一时的闲适”(165) ,这正好体现了清教禁欲主义对他世俗观念的影响。 清教禁欲主义认为人仅仅是受上帝所托管理物品,因此他必须像圣经寓言中的仆人一样,把每个托付给他的便士入账。如果他的花费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不是为了增添上帝的荣耀,那么哪怕花费得很少,结果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清教徒崇尚俭朴而清心寡欲的生活,反对浪费。 清教的这一思想对富兰克林的影响表现在他强烈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浪费,认为花费要于人于已有益。在文中他首先反对奢侈引起的浪费。清教禁欲主义认为,一切为增强身体机能所必须的娱乐活动才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冲动的自然表现手段”,那就值得怀疑;而如果把它当作一种纯粹享乐的手段,或者当作“唤醒自豪感、原始本能或不合理赌博本能的一种手段”,那就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所以“冲动式的生活享乐既会导致人们逃避职业劳动,也会使人们背离宗教”(韦伯159 —160)。在文中富兰克林正批判了那种时而放纵一下自己,“不时喝点酒、饮点茶、吃得好一些、穿得漂亮些,时常去娱乐一番,没什么大不了”的“冲动式的生活”,认为那会“积少成多”,因为“成日美食佳肴,日后必成乞丐”,因而提醒要“防患于未然”。他警告读者“贪色和嗜酒,玩耍和欺诈”(167)这种“不受约束的冲动”行为必然“促使财富减少,贫困增加”;而为了“纯粹享乐”的“奢侈品使堂堂绅士穷困潦倒”(168)。 他还反对虚荣引起的浪费。这里他所批判的虚荣正是清教禁欲主义所认为的诸多肮脏生活名义下的一种欲望。清教主义强调,检验一个人是否真的对上帝绝对地忠诚,就得看他是否能抑制住个人内心的欲望从而抵制住世俗的一切诱惑,就像班扬《天路历程》中的那个圣徒一样。虚荣作为其中的一种诱惑,是上帝用来检验信徒是否真的虔诚的手段,如果信徒无法抵制,就不能明了上帝的旨意,也就不可能最终成为上帝的选民。因此,清教禁欲主义反对虚荣。清教的这一思想对富兰克林产生了一定影响,他在文中对虚荣进行了强烈地批判。他指出“虚荣和渴望类同,像是一个纠缠不休的乞丐,但还要更加粗鲁无礼”;“虚荣是一件不久就会遭到惩罚的蠢事”(169) ,因为它会使你为了不必要的奢侈品而背上债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清教重视禁欲行为这一最重要的特征。 清教思想的变异 富兰克林的作品由于受清教劳动天职观和禁欲主义的影响呈现出了一些清教文学作品的特征。然而,不同于同时代的清教代表人物爱德华兹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注重表现精神世界的倾向和对清教教义的疯狂,富兰克林的清教思想着重表现外部物质世界,具有更浓厚的物质实用主义色彩与理性化的特征。 富兰克林的清教思想更趋向于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纳撒尔·霍桑在评价富兰克林的格言警句时曾说:“它们全都是关于如何挣钱和怎样节省的”(转引自富兰克林5)。文中不论是在论及勤劳或是节俭的意义时,他总是把二者与“生财”相联系。如“勤劳有助于清偿债务”(165) ,“欲致富,赚钱和节俭须一同考虑”(167) ,“尽力攒钱,尽力攒钱,这是点铅成金之石”(171) ,等等。这一趋向一方面根植于富兰克林所生活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源于清教本身具有的强烈的实用价值对富兰克林的吸引。 作为一个从清教主义时代向启蒙主义时代过渡的“桥梁人物”,他的清教思想的实用主义倾向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当时北美的大多数清教徒都面临着宗教理想与物质现实的矛盾。一方面,清教主义要求他们必须为上帝的荣耀而竭力劳作,谦卑地接受从中获得的财富,反对大量地聚剑财富;另一方面,面对着充满未知的荒野,他们必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以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然而人的心理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所以当农业、商业和贸易无限的机会接踵而来时,这种平衡就很快补被打破了,从而使物质利益占了上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注重物质利益的倾向很快就转变为了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并与当时处于不断衰弱中的清教主义一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从清教本身来看,它也具有被赋予实用主义倾向的可能性。清教禁欲主义虽然反对获得过多的财富,因为这可能导致产生某种松懈的危险。然而从伦理上说,只有当财富诱使人们游手好闲、贪图享受时才是一种不良之物,只有当获取财富是为了以后个人的享受时才是一件坏事。所以,就其作为履行职业义务的意义而言,获得财富不仅在道德上是允许的,而且在实际上是必行的。因为贫穷并不能为信徒的善行增添光彩,相反是对上帝荣耀的贬损。基于这一点,清教徒完全可能通过微妙的理性思维,将从实用角度出发合理地使用财富以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行为当作是上帝的意愿,最终将财富和物质福利的增加视为受上帝恩宠的标志。因此,这些教义对当时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特别有吸引力,他们对清教强调的勤奋与节俭的美德感到十分地满意。因为他们不必像天主教徒一样依靠善行来获得灵魂的拯救,但他们相信人可以通过自身“有节制的生活习惯和不寻常地专心致志于他的行业来证实他的幸福的处境”(布莱克86) ,并把生意兴隆看作是上帝表示赞成的证据。清教的这一实用主义倾向与富兰克林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快结合,他通过扩大清教教义中实用主义的一面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财富积累寻找到了根据,从而解决了清教的禁欲主义与由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 富兰克林的清教思想也表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向。在文末,他总结时提出一个信条,即 “理性和智慧”。他认为不要过于信赖自己勤奋和节俭的美德,因为“若没有上帝的保佑,它 们都会化为乌有”(171)。这里实际上是体现了他的自然神论的立场。自然神论摒弃了清教教义中的人性本恶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改变了上帝独断专横,无处不在的形象,而强调他是有理性的,他在将宇宙规划好一些有序的层次和秩序之后就退出宇宙的管理活动;将原本缺乏个性、只能听从上帝旨意的人变为自由的、有理性的人;将信徒听从上帝的旨意是为了努力赎罪而获得天恩变为相信上帝能使人成为善良的人,等等。他反对爱德华兹的近乎疯 狂的宗教情感,而强调应重视宗教的理性作用。文中他之所以认为如果没有“上帝的保佑” 勤奋和节俭就不那么可靠,在于理性上帝是决定一切的,人虽然有时会犯错,但如果能在上帝所设置的一系列理性法规的指导下,就能过上一种善良而合乎道德的生活;否则,人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平日的勤奋节俭也会最终“化为乌有”。因而,自然神 论比清教更加人性化、理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兰克林的清教思想这股潜流结合了洛克、牛顿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不断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从而最终转向了自然神论的立场。 《致富之路》是体现清教主义对富兰克林哲学思想与道德观产生影响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对清教主义思想进行了扬弃,最终受时代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将之导向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从而拉开了美国启蒙时代的序幕。 注解【Notes 】 ①文中所引作品均出自Benjamin Franklin ,″The Way to Wealt h : Preface to Poor Richard , 1758 ,″TheA merican Tradition i n L iterat ure , eds. G. George Perkins and Sculley Bradley ( New York : Random House ,1985) 262 - 68.译文参考江世亮许国平译《富兰克林自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年) 164 —272 。附录《穷理查德年鉴》的部分内容。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 Abel ,Darrel . A merican L iterat ure. Vol . 1. New York : Woodbury , 1963. 纳尔逊·曼弗雷德·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上册,许季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 [ Blake , Nelson Manf red. History of A merican Soci al L if e and Thought . Vol . 1. Trans. Xu Jihong , et al . Bei 2ji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 1994. ] 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江世亮许国平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年。 [ Franklin ,Benjamin. A utobiography . Trans. Jiang Shiliang and Xu Guoping. Shanghai : Orient Publishing Cen 2t re , 1999. ] 罗伯特·斯宾勒:《美国文学的周期》。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年。 [ Spiller , Robert Ernest . The Cycle of A merican L iterat ure. Trans. Wang Changrong. Shanghai : Shanghai For 2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0. ]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 Weber , Max. The Protest ant Et hics and t he S pi rit of Capit alism. Trans. Peng Qiang and Huang Xiaojing.Xi ’an :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 2002. ] 杨自伍:《美国文化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 Yang Ziwu. A nt hology of A merican Cul t ure. Vol . 1. Shanghai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 1997. ]
|